★引子
这几天恰逢春节假期,俺抽空打扫了一下自己的博客阅读器——主要是整理 RSS 订阅源,把久未更新的 Feed 作个标记。整理的过程中,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好几个优秀的博客,更新越来越少了(有的甚至2014年全年都没发过一篇)。
其实早在2年前,Google 关闭 Google Reader 的时候,“博客已经过时”的说法就开始盛行。很多业内的评论人士,也给出各种分析。
但是俺觉得他们的分析,【没有】切中要害。他们的观点,俺也不完全赞同。今天这篇博文,来谈谈俺本人的分析。
★何谓“过时”?
当咱们说某个东西(技术/媒介/工具/等)过时,其本质含义是说:出现了一个【完备的】替代品(技术/媒介/工具/等)。
所谓的【完备性】,至少包括:新东西具备老东西的【所有】用途和优点,同时可以避免老东西的【某些】缺点。比如:对 DOS 操作系统而言,Windows 就是一个完备的替代品。所以,有了 Windows 普及之后,就可以称——DOS 过时了。
★传统博客【没有】过时——因为还没有出现完备的替代品
俺认为博客【没有】过时——因为至今为止,没有出现完备的替代品。
有很多新出来的媒介/传媒,被某些人当成是传统博客的“杀手”(替代品)。但都是假象。下面俺来逐一点评一下。
◇微博客/MicroBlog——无法替代博客
(请注意,本节所说的“微博客”是【广义的】,既包括新浪微博,也包括 Twitter 之类的)
被提及最多的,大概就是这个了。但实际上,微博客【完全不能】成为传统博客的替代品。理由很多,俺随便挑几个聊聊。
缺乏深度
微博客有长度的限制(比如 Twitter 是140个字符),单凭这条,就决定了这种媒介形式,不可能【完备】替代传统博客。
在这样严格的长度限制下,(俺敢打赌)99.999% 以上的网民都【不可能】在这么短的长度之内,表达出具有足够深度的内容。即便个别牛人能做到,那也是偶尔为之,不可能持续为之。
碎片化非常严重
在所有的互联网应用中,Microblog 的碎片化是最严重滴!造成的恶劣后果就是:
当你在网上刷微博的时候,你的注意力不断地切换——从一条微博切换到另一条微博。长此以往,你的注意力也变成碎片化。
生命周期太短
有谁会去看1个月之前发的微博捏?甚至连2天前的微博,都没人看了。
信噪比太差
你可以拿自己帐号的时间线作一个统计,看看冒出来的内容里面,高价值的内容,占了多少比例?应该少的可怜吧?
在微博客上,大多数内容都是看过即忘的。就算偶尔碰上一两个让你印象深刻的,也未必是【有用的】。
(关于“微博客的弊端”,俺在3年前写过《为啥俺不常用微博?——兼谈时间管理心得》,里面有更详细的分析)
◇社交网络/SNS——无法替代博客
(严格来说,MicroBlog 也是 SNS 的一种。本节所说的是,除了 MicroBlog 之外的 SNS)
还有一些人觉得:SNS 是“传统博客”的替代品。对此,俺同样不以为然。SNS 的缺点跟 MicroBlog 一样多。
同样的碎片化
不论是 G+、Facebook、人人网还是如今当红的微信,其实也都存在碎片化的问题。只不过“碎的程度”没有 MicroBlog 那么严重而已。
对“碎片化”的问题,刚才在谈 Microblog 的时候已经介绍了。这里就不再浪费口水。
同样是信噪比太差
这点跟微博客类似。
由于“信噪比”的问题,在谈 Microblog 的时候也介绍了。此处同样略过。
干扰因素太多
SNS 的另一个问题是——干扰因素太多,导致你无法专注。因为 SNS 就是设计用来让网民互动的。这个前提就决定了——它的界面必定有很多干扰因素。
打个比方:你的一个朋友在 SNS 上转贴了一篇质量很高的长篇文章。这种情况下,你是很难在 SNS 的界面上把这篇长文仔细读完的。
为啥捏?因为 SNS 界面上的干扰因素会导致你分神。比如你刚读了3行文字,就会忍不住去看看自己的时间线有没有新的东西冒出来;比如你阅读到一半,碰巧某个好友给你发了个新的信息,于是阅读再度中断。
与之对比:
博客阅读器的设计目标是“阅读”而不是“互动”。因此,博客阅读器就没有这么多干扰因素。
◇维基/wiki——无法替代博客
再来说说另一个 Web 2.0 的新媒体——维基(洋文叫 wiki)。俺本人很喜欢用的“维基百科”,就是这种媒介形式。
“维基”这种形式的最大特点是——多人协作。多人协作有很多好处——简而言之就是“人多力量大”。
那么,“维基”的缺点是啥捏?
俺觉得,“维基”这种形式,非常适合用来组织“事实”,但【不】适合用来组织“观点”。尤其不适合用来组织具有一定深度的观点。(如果不清楚“事实与观点的差异”,先看俺之前的博文《批判性思维扫盲:学会区分“事实”与“观点”》)
为啥捏?因为“事实”是具有统一的评价标准的,因此就有可能实现“多人协作”;反之,“观点”是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的,如果非要搞多人协作,参与的人肯定内讧;就算参与编辑的人不内讧,能达成妥协,最终的成品,肯定是缺乏深度的。
所以你看维基百科上面的内容,大都是对【事实】的整理,很少涉及【观点】。
与之对比:
博客就没有这方面的限制——既可以用来陈述事实,也可以陈述观点。
◇问答类网站——无法替代博客
这也是 Web 2.0 时代新冒出来的玩意儿。
这几年下来,能够做大的问答类网站,已经聚集了足够的人气,功能也比较齐全了(比如:把高质量的回答显示在前排)。问答类网站避免了前面提到的 SNS(包括 Microblog)的诸多弊端(比如过于碎片化;比如生命周期太短;比如信噪比太差)。
但是问答类网站还是无法替代博客。至少有如下几个差距:
1.“已知的未知” 和 “未知的未知” 之间的差异
当你去使用问答类网站的时候,你已经知道了你要问的问题是哪个?你只不过还不知道答案而已。这种模式,属于“已知的未知”。通俗地说就是——你知道你有某个问题没搞懂。
但是捏,还有一些“未知”属于“未知的未知”。也就是说,你连问题都提不出来。这种情况下,你如何上问答网站去搜索答案捏?这时候,你连搜索关键字都无从下手。
与之对比:
博客有助于你了解“未知的未知”。
打个比方:
天朝内的很多程序员是完全不问政治的(因此也完全不知道朝廷的“洗脑宣传”)。但是他们有可能因为要看编程的博文,而订阅了俺的博客,然后就开始了解朝廷的洗脑宣传(这类话题,俺聊过多次)。对这类人而言,他们在俺博客上接触到了“未知的未知”。而这恰恰是问答类网站做不到的。
2. 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可以用“问答”的形式体现
世界上有各种类型的信息,“问答”这种形式只能展示很少一部分类型的信息。
比方说,很难在问答网站上展示“小说/诗歌/散文”之类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并不是某个问题的答案。
与之对比:
博客可以展现任何类型的信息。
◇书籍——无法替代博客
(本节所说的“书籍”,既包括传统的纸质书,也包括电子书)
俺觉得,在各种媒介中,书籍是最值得跟“博客”相提并论的。刚才介绍另外几种媒介时提到缺点(生命周期太短、碎片化、深度不够、信噪比太差),书籍都可以避免。在某些方面(比如“深度”和“系统化”),书籍甚至可以做得比博客更好。
为了避免有些人来抬杠,俺补充说一下:
从“内容”上看,书籍当然也存在优劣差异。但是俺这里说的是“媒介的形态”,而不是内容。俺强调说:书籍可以避免前面提到的各种媒介的缺点——是从“形态”上来谈的。
书籍的缺点之一是——创作的门槛比较高(不是每个人都能写一本书的)。相比而言,博客的门槛低很多。不过捏,书籍的这个缺点不是致命的。因为已经有足够多的牛人写了足够多的书,因此,“来源太少”不成为问题。
书籍的另一个缺点是——阅读的门槛比较高——这才是关键性的问题。因为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阅读障碍症”(后面俺会分析“阅读障碍症”的根源)。对这些人而言,哪怕读一本薄薄的、100页左右的书,都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综上所述,书籍依然是非常好的媒介形式(优于大多数 Web 2.0 的媒介类型),但是书籍还是难以完全替代博客这种媒介。
◇轻博客——其实就是博客
最后来说一下“轻博客”。
俺个人觉得:“轻博客”纯粹就是炒概念。如果你从媒介的形态去考察,“轻博客”跟“传统博客”本质上是【一回事儿】。
◇小结
刚才聊了一大堆,结论是:至今为止,还没有哪种媒介可以【完备替代】博客这种媒介形式。换种说法——博客这种媒介,在形态上并未过时。
既然如此,为啥很多优秀的博客,都开始荒废了呢?写博客的人,为啥比原先少了很多呢?下面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为啥写传统博客的人越来越少?
当咱们谈论“媒介”的时候,需要考虑三个要素:媒介的形态、媒介的生产者、媒介的消费者。
前面俺已经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讨论媒介的形态,并得出结论——(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媒介可以彻底替代博客这种媒介。也就是说——“形态”这个要素排除掉了。所以,要思考另外两个要素——媒介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俺个人的观点是: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者”(博客作者)。
博客的顶峰,大约是在2004年到2008年之间的某个时间点(具体是哪一年,俺说不准)。到了2010年之后,停止更新的博客越来越多。即使是那些名气很大的博客,更新的频度也明显下降了。当然,也有少数例外(比如俺博客)。
那么,2008年到2010年,业界有啥变化捏?这个时间段,差不多就是 SNS(尤其是 Microblog)迅速普及的时间段。
看到这里,很多同学会【想当然地】理解成——因为传统博客的作者都改去写微博客了,因此传统博客的更新就少了。
但这只是原因之一,而不是关键性原因。俺观察过几个知名的博主,他们虽然停止更新传统博客,但也【没有】看到他们大量更新微博客。所以,上述这种解释,理由显得不充分。
俺给出的解释是:相当多的博主已经丧失了写长篇博文的能力。这绝对【不是】耸人听闻。(如果你是俺的老读者,应该明白——耸人听闻不是俺的风格)。下面俺简要描述一下——为啥很多博主会丧失写博文的能力。
◇注意力的碎片化
有一句名言叫做——【我们创造工具,工具反过来塑造我们】。(没来得及考证,据说是出自传播学大牛麦克卢汉)
既然工具会反向塑造使用者,那么,某些互联网应用(比如微博客)由于持续提供极度碎片化的内容,必然导致使用者的注意力也变成碎片化的。除非你不使用这类网络服务,否则的话,你必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当你的注意力变得碎片化,你就难以长时间专注于某个事情。对于博主而言,也就无法专注于写出一篇长博文
前面提到的“阅读障碍症”,根源也在于此——当你无法长时间保持注意力,你甚至都无法完整地看完一篇超过2页的文章。
关于“碎片化的影响”,俺打算单独写一篇博文。另外推荐大伙儿看《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害我们的大脑》(已经放上俺的网盘)。
◇无法脱离“心理舒适区”
不知大伙儿有没有注意到,如今的 SNS(包括 Microblog)都越来越【娱乐化】。写到这里,再次感叹《娱乐至死》一书的作者所具有的超前洞察力(此书在俺的网盘)上有分享)。如果你看过此书,对俺这里所说的“娱乐化”会有更深的理解。
“娱乐化”有很多副作用,其中之一就是:让你持续停留在“心理舒适区”。在这种状态下,你觉得很舒服、很放松、怡然自得;在这种状态下,你不论是在微信上转发一个心灵鸡汤,抑或是在 Twitter 上发一条推文,都是很 easy 的。既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思考,也不需要费劲地思考。
与之对比:
要写出一篇有一定质量的、有一定篇幅的原创博文,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虽说有些天才型的博主可以一挥而就地写出高质量的博文,但这种人肯定是极少数。大部分博主要写出有一定质量的原创博文,需要花时间构思,需要花时间修改。以俺本人为例,每篇博文大约需要2小时—4小时(有些甚至更长)。
因此,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相当数量的博主,因为长时间处于“心理舒适区”,再也无法脱离其中。
★结尾
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博主看到此文,并改变自己的状态,写出更多有价值的原创博文。
不过捏,俺也很清楚——让一个人改变自己的习惯是非常难的。所以,俺也不指望此文能有多大的效果 :(
俺博客上,和本文相关的帖子(需翻墙):
《如何【系统性学习】——从“媒介形态”聊到“DIKW 模型”》
《为啥俺很少看视频?——兼谈“视频”与“文本”在媒介方面的差异》
《为啥俺不常用微博?——兼谈时间管理心得》
《批判性思维扫盲:学会区分“事实”与“观点”》
《如何挖掘网络资源》(系列)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的原创文章,作者皆保留版权。转载必须包含本声明,保持本文完整,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者编程随想和本文原始地址:
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5/02/Is-Blogging-Dead.html
本博客所有的原创文章,作者皆保留版权。转载必须包含本声明,保持本文完整,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者编程随想和本文原始地址:
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5/02/Is-Blogging-Dead.html
352 条评论
辛苦了
回复删除先沙发再看,哈哈
博客、微博、SNS都是美帝国主义发明的,用来麻痹第三世界国家人民反帝斗志的工具。
删除互联网信息的娱乐化,碎片化是美帝国主义为全世界劳动人民洗脑的阳谋!
其最终目的就是让无产阶级在互联网的统治下逐渐丧失反抗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今形势下,我党必须牢牢控制互联网舆论阵地,保卫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正如“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
删除编随利用博客反党,也是一大发明。
编随等着被抓吧!我们已经掌握了你的确切行踪!
TO Jarvis wu
删除多谢捧场 :)
TO 正牌的”忠党爱国“
删除欢迎回归 :)
好几个月没看到你了。你这个网评员,干活不卖力啊!
正牌忠党什么时候竟然复出了……因为生活太拮据了只能趁春节假期多打打零工了么?只是评论也越来越搞笑了,不愧是本博客资深吉祥物。
删除感觉”忠党爱国“高端黑的水平越来越低。最早都分不清,现在也太明显了。。。
删除感觉是不是换人了
那忠党爱国,你还是滚吧!
删除不但要利用小说反党,还要利用微博,即时通信,微信,博客,论坛等各种手段!
删除TO 忠҉党҉爱҉国
删除你这个网名很高级 :)
咋弄的?
TO 6单元的网友
删除可能因为这篇博文不是谈政治,导致正牌的“忠党爱国”发挥失常 :)
警惕公知用博客鼓吹西方价值观,否定我党的正确领导,这是西方反华势力的阴谋,大伙一定不要被他们忽悠!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西方价值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
删除三弹满满的正能量,教你识破亲米反共异见分子的各种忽悠术:
http://v.qq.com/cover/k/kuwn3hq0j1rjmo5.html?vid=e0147vlpemt
http://v.qq.com/page/j/2/2/j014706qz22.html
http://v.qq.com/page/z/9/4/z0147xir049.html
坚守博客评论区舆论阵地,解救被异见公知洗脑的人民大众,迫在眉睫!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8%8F%8A%E8%8A%B1%E6%96%87
删除我记得那个叫什么菊花文,是利用UTF-8的某种字形的设计搞的。以前流行过似乎。
删除11单元,
删除整天说西方价值观咋地咋地,敢不敢把西方价值观是什么内容说出来?!
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至少里面的民主、自由、平等、法治,都是抄袭自西方价值观!!
5毛跑到这里反西方价值观。先请你们习大麻禁止官员老婆子女出国。那些曾经出国的关到秦城,以免污染扩散。如习公主之流。
删除画外音:德国佬笑而不语——什么宇宙真理?这都是我们玩剩下的垃圾。 老毛子同样笑而不语——一个连指导思想都是山寨的二道贩子还敢在这得瑟:-)
删除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回复删除板凳
删除TO Alex
删除俺猜你原先发的是”沙发“,然后改”板凳“
博主逻辑思维能力超强!!!!!!
删除to 编程随想
删除你自己弄的博客全文搜索坏掉了(是设计缺陷?)。我搜“005”,时间跨度是默认的“一年”,关键词位于“博文和评论的任何位置”,结果为“0”。
但搜其他中文字符,返回结果尚属正常。
期待博主给予回复!
TO 4单元的网友
删除多谢反馈 :)
应该是俺脚本的 Bug
这两天正好准备给评论区增加一个小功能,到时候顺便修复一下你反馈的 Bug
TO 博主
删除能不能讓新評論顯示在前面?
to 编程随想
删除我还是4单元,修复bug之前麻烦再多做些测试,有些关键词并不能完全搜出所有的结果。
我是那种一开始接触互联网就处于微博时代的新新人类,对于我来说,我的进化过程是“逆向”的:我是在看到您的博客之后,渐渐地抛弃微博并喜欢上博客这种形式。
回复删除谢谢您自开博以来为自由事业做出的贡献:)
TO Bingo!
删除多谢分享你的心路历程 :)
真可惜!
删除现在很多比【编程随想】优秀的博客都停止更新了,难找啊!
TO 2单元的网友
删除确实如此,所以俺才发了这篇。
我还发现平板电脑真的很难专注于阅读,除非不装任何游戏和SNS app。
删除要么就直接买kindle paperwhite,功能单一反而不容易分神。
(正如广告词所说“致臻完美,只为阅读”)
又突然刷出来一篇新的。
回复删除扫了一下,非常同意博主的观点,博客的结构目前还是无法取代的。只是写博客是个费心费力的事,比其他的形式要多投入太多……希望编程君可以坚持下去,也要注意多休息,保护好自己:)
TO 黑之章
删除多谢老熟人来捧场 :)
另,
俺跟其他博主的不同之处在于——俺不但要花精力写博文,而且要花精力防范朝廷的跨省追捕。
博客评论区也是干扰因素啊,
删除干嘛不把它挪到另一个页面(与博文相独立)呢?
博主好像没介绍「视频」媒介形式的缺点啊,
删除到底是哪些缺点我还心存疑惑呢?
新年快乐
回复删除TO 5楼的网友
删除同祝新年快乐 :)
碎片化、“心理舒适区”只是客观因素而已,其实是可以主观拒绝的。
删除(保持清醒的主观行为是不易受客观环境影响的)
有句话叫——【众人皆醉,我独醒】
最重要的还是受“从众心理”的影响,无法保持理性思考。
其实批判性思维也是与作者互动交流啊!
删除只是思想上的互动如同火花迸溅般会不断提升精神觉悟和促进理性,与言语上的闲扯是不能等量齐观的。
受益匪淺!要戒掉microblog才行!多看看博主BT sync上的好書!
回复删除回复了结果我的回复没出现,赞成层主,我也是这个意思
删除TO 6楼的网友
删除多谢捧场 :)
另外,也多谢你使用 BT Sync——每一个使用 BT Sync 的读者,都等于是帮忙增加 BT Sync 的同步节点。
TO ping xue
删除你的留言估计是没有发出。
刚才俺去看了后台的”垃圾留言“分类,没有发现误判的留言。
微博客有微博客的好处。比如你路过某地看到一条“奇葩”标语,这时候就适合用微博客共享出来,为此写一篇博文似并不值当。
删除TO 4单元的网友
删除即使是你提到的这种情况,在俺看来,价值还是不够。
更多的是“娱乐化”的效果。
如果要收藏某些有意义的句子,
删除就应该用(类似evernote)笔记形式记录下来而不是用微博
辛苦了,写得不错:)
回复删除TO Loo Ljy
删除多谢捧场 :)
建议博主在电子书中加入 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Scientific Inferenc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格致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译丛:社会科学中的研究设计 】
回复删除作者:[美] 罗伯特·基欧汉,[美] 悉尼·维巴,[美] 加里·金
删除加里·金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教授,曾解读中国网络审查制度,以实证研究方法论,特别是量化研究闻名,他的研究不仅仅影响了政治学的发展,而且对公共政策、法学、心理学乃至统计学本身都影响深远。
http://www.guancha.cn/JinJiaLi/2013_10_24_180727.shtml
删除TO jie chen
删除多谢推荐好书 :)
请问你手头有此书的电子版吗?
to 编程随想
删除没有找到中文电子版,但是通过google找到了英文电子版(预览)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sbn=1400821215;英文电子版(PDF,来源:新浪微盘)http://vdisk.weibo.com/s/iw0rYdQRlaiv.
一些资料::加里·金教授领导撰写的How Censorship in China Allows Government Criticism but Silences Collective Expression【中国网络审查制度如何允许批评政府却禁止群体煽动】译文(附录部分有删节):http://risechina.blogspot.com/2013/10/blog-post_4338.html;
删除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网络计量方法的热点 WEB 空间研究(09CTQ028)【基于微博数据的应用研究综述】(PDF,下载链接):www.qbzz.org/oa/pdfdow.aspx?Sid=13917
如果看不到译文里的图片,可以用这个链接:https://chaoglobal.wordpress.com/2013/10/24/china-net/ 或下载英文原文PDF(含部分中文译文)http://gking.harvard.edu/files/censored.pdf
删除中国网络审查制度如何允许批评政府却禁止群体煽动
删除这篇论文已经过时,近期的证据显示党国对批评体现了零容忍的态度。
可以参考针对带鱼和透明,以及习2B的批评。
TO jie chen
删除多谢分享下载链接 :)
俺这两天抽空去下载,然后放上网盘。
TO 边城穗香
删除俺也有同感。
最近1年,真理部对国内的批评言论,封杀很彻底。
总体感觉,刁犬犬上台之后,真理部的河蟹就没放松过。
建议博主在电子书中加入代表新自由制度主义发展的巅峰之作《权力与相互依赖》。作者:[美] 罗伯特·基欧汉, [美] 约瑟夫·奈
删除罗伯特·基欧汉,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曾执教于布兰代斯大学、哈佛大学、杜克大学等,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约瑟夫·奈,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现为哈佛大学讲座教授。下载地址(PDF,来源:新浪微盘):http://vdisk.weibo.com/s/daA-msCYLI4Ot
博主新年好!
回复删除我这几天发现一个问题,firefox居然没办法不信任一个中级证书而不影响其根证书,而且这还是一个老bug:
https://bugzilla.mozilla.org/show_bug.cgi?id=585352
https://bugzilla.mozilla.org/show_bug.cgi?id=646205
据这里收集的证书,
https://github.com/chengr28/RevokeChinaCerts/wiki/ReadMe%28Chinese_Simplified%29
CNNIC和沃通有中级证书,拿沃通的做个实验,【非隐私模式】访问 https://www.wosign.com/ 后打开firefox的证书管理器,在StartCom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下 会出现Certification Authority of WoSign (被标记为Software Security device,也就是中级证书),Distrust后,清缓存重启firefox,还能正常访问沃通!!
也就是说只有把其根证书Distrust后,才能出现报警。
博主之前的博文说,【新的】Entrust 证书,已经不再信任 CNNIC 的 SSL 证书了。但是我看firefox里的Entrust 证书都很老。CNNIC的官网貌似用的不是那个中级证书,没法验证门户是否已经清理干净
你可以搜索G+上的 “Mountain Chen (小盆友的三周目)”(revoke china certs作者),然后向他求助。
删除firefox的证书管理器就这样,赶紧转投其它浏览器:)
删除TO meek
删除多谢反馈 :)
你提到的这个问题,俺之前没有听说过。
看来光禁用中级证书还不行,得从根证书上开始禁用才保险。
关于 Entrust
看来得找到一个使用旧的 CNNIC SSL 中级证书的网站。
才能测试并验证。
jie chen,
删除多谢!但我对求助不报什么希望。因为mozilla已经收到很多关于这个bug的反馈,这么多年没有任何修复,求助其他人就更没希望了。只有手动删根证书了。
另外还是要谢谢 “Mountain Chen (小盆友的三周目)”(revoke china certs作者),如果能找到使用旧的 CNNIC SSL 中级证书的网站并公布出来就更好了。
2单元,
有时候我真的怀疑mozilla的背景,是不是真的非赢利性,是不是真的开放。从32开始,firefox里又内置了两个沃通的根证书!还有,经常可以看到宣传firefox的广告,真不像一个非赢利的东西。
有啥开源、成熟的浏览器推荐?除了chromium
博主,
像你这个等级的,操作google帐号的那个浏览器环境应该把证书都删光,只留google的相关证书
Breach
删除多谢楼上推荐!扫了一眼,Breach是用Node.js+v8引擎实现的,但是诞生才一年多,还处在alpha阶段,成熟度不够啊。拭目以待!
删除Midori?
删除TO meek
删除非常感谢给俺提建议 :)
刚才俺花了10多分钟,把 Google 帐号的专用浏览器的大部分证书都禁用了,只留下 Google 域名会用到的证书。
如今流氓的根证书越来越多,还是得搞“白名单”比较靠谱。
这种情况下,“浏览器隔离”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
TO 编程随想
删除是白花了10多分钟吧....
Chrome和Firefox的新版本都有HPKP (Public key pinning)
那个preload list已经限了google的CA....
不白花。那玩意有没有漏洞还不一定。本楼我已经给出了FF证书管理器的一个bug,难道你保证没有其他bug?反正删了不需要的证书并没有坏处,反而能多一道保险
删除另外感谢v499推荐Midori,这个我有点印象,xfce桌面里有,而且某些发行版里也有,改天试试
瞧v499这白痴又在误导人,midori用gekko核心却是qt编写的,qt是个代码后门,你的浏览信息有可能被苹果公司或其他封闭的信息公司查获的,且midori没有firefox的设置,比firefox危险多了,meek你小样不能被这白痴糊弄了
删除被稻草人了...
删除Midori 是Webkit核心,C语言编写的..
十一单元没事吧?
我虽然是小白,但算不上白痴吧?
怎么你有种「忠党爱国」先生的感觉...
哈哈,11单元太搞笑,满满的「忠党爱国」啊
删除midori用的gtk而不是qt。gtk和qt都是开源的,你能找出后门不妨说出来,你就是大神了
Gecko都拼错,让我再笑一会儿
v499,恭喜被党国认证
早在十二月就已经被认证了..
删除不过我想不通攻击我有对他们有甚么好处.
这篇文章也有谈到碎片化:http://headsalon.org/archives/5508.html
回复删除TO 浩君
删除多谢分享网文 :)
当年俺也看过 尼古拉斯·卡尔 写的《[url=http://en.wikipedia.org/wiki/Is_Google_Making_Us_Stupid]Is Google Making Us Stupid?[/url]》。
随想君新年快乐啊:)
回复删除这篇文章可以说把"编程随想的博客"采用传统博客媒介的定位再次点明了
来说说我的观点:
现在博客的衰落一方面是传播方式的问题
那么既然可以在博客平台上写微博,也可以在微博上发长微博,但哪个传播力广呢,显而易见
我曾经询问过一些人知不知道RSS,绝大部分人听都没听过,资历深的老网民才用过,当然现在早就不用了
自从Reader关闭以后,我也很少再去订阅了
另一方面呢
微博内容大多是是数据,信息
传统博客内容或许还包含知识,思想
显然要总结出知识和思想更困难,处理信息也要做功,人就是喜欢偷懒,当然会喜欢得到那些简单,令人愉快的信息了
明显特征就是懒得读长文,不喜欢阅读书籍
当然,写博文也是一项技术活,就像制作一项作品一样,需要投入时间,需要组织思想,又不会有收入,在现在的风气下还能坚持的人,当然少之又少啊:(
既然没有人写,就没有人看,没人看就更不想写啦,这样的恶性循环
博主看来很是中意博客的模式,但是一些关于"事实"而不是"观点"的部分,可以交给大家完成啊,例如太子党和翻墙姿势
顺便一提
右边自动更新的留言区有BUG,使用移动版界面可以在搜索页留言导致无法载入
就像看随想博客的读者不少,但是留言的人却不多,这原因可能就是验证码和懒得打字导致的:)
删除长文被吞补发
删除随想君新年快乐啊:)
这篇文章可以说把"编程随想的博客"采用传统博客媒介的定位再次点明了
来说说我的观点:
现在博客的衰落一方面是传播方式的问题
那么既然可以在博客平台上写微博,也可以在微博上发长微博,但哪个传播力广呢,显而易见
我曾经询问过一些人知不知道RSS,绝大部分人听都没听过,资历深的老网民才用过,当然现在早就不用了
自从Reader关闭以后,我也很少再去订阅了
另一方面呢
微博内容大多是是数据,信息
传统博客内容或许还包含知识,思想
显然要总结出知识和思想更困难,处理信息也要做功,人就是喜欢偷懒,当然会喜欢得到那些简单,令人愉快的信息了
明显特征就是懒得读长文,不喜欢阅读书籍
当然,写博文也是一项技术活,就像制作一项作品一样,需要投入时间,需要组织思想,又不会有收入,在现在的风气下还能坚持的人,当然少之又少啊:(
既然没有人写,就没有人看,没人看就更不想写啦,这样的恶性循环
博主看来很是中意博客的模式,但是一些关于"事实"而不是"观点"的部分,可以交给大家完成啊,例如太子党和翻墙姿势
顺便一提
右边自动更新的留言区有BUG,使用移动版界面可以在搜索页留言导致无法载入
TO 边城穗香
删除你的分析有道理。验证码拦住了很多人。
还有很多人是因为 GFW 的缘故,才没有留言。
这些读者只用博客阅读器,并且不懂翻墙。
(接上一单元)
删除不过捏,俺博客的评论数,还是算是比较高的了。
俺对比过墙内几个知名的博客(阮一峰、月光博客、酷壳),貌似评论数不如俺这里多。
能有这么多读者翻墙来发表评论,俺已经很开心了 :)
留言被吞了也是一大障碍啊
删除又被吞了
我最近一直在看,但是不怎么评论。
删除一是,博主的话题没啥意思。围绕自己的博客的注意力的东西太多,什么电子书,什么博客改版的。原来的比如虚拟机翻墙的内容,这是干货。现在有点水了。
二是,留言的审查机制,google的毛病。有时候发出去就被吞,再发又吞,和人讨论的时候就耽误事情。
三是,留言的内容。原来有人能在留言里面发个话题,驳斥下挺好。现在的来的人多了,内容水了,骂人的,伸手的,懒得搭理。
四是,打字打得键盘和手受不了。我需要个舒适的解决方案,机械键盘又买不起。。。
还有说不上什么话的哦,就是来学习的,比如我,只能时不时水一下或捧捧场。
删除其实不仅写博文的少了,能静下心来看博文也少了,有的可能瞄几眼就过去了。
冒忠,
删除电子书、博客改版,我认为都很有必要,其重点不是博文,而是围绕博客构成一个生态圈。之前还有讨论建论坛、建wiki的。一个生态圈建好以后,网友能方便地提供、传播优秀的内容,影响更多的人。
骂人的多起来,使忠实读者厌烦并不再发言,正是中了某些人的圈套。
机械键盘是必备的。你在欧洲,好的机械键盘不过100欧左右吧,怎么会买不起?为了效率,咬咬牙也要买。我现在用红轴。之前也很烦打字,能少打就少打。红轴的那种轻盈、流畅,还有伴随的敲击声,打字变成享受,心情都不一样,效率不知不觉就提高了,绝对物超所值!
预防鼠标手,可以买【国外】品牌的中高端轨迹球,动动手指就搞定,肩、肘、腕舒服多了!
堇苏,
等学习得差不多了再来留言也不迟。我之前也潜水学了很久啊
继续试。。。一直被吞,为啥,其实我想说两句的
删除长文被吞,呼叫随想恢复
删除TO 边城穗香
删除已经把你的长篇留言恢复出来了。
另外,
你在11楼提到说:
“右边自动更新的留言区有BUG,使用移动版界面可以在搜索页留言导致无法载入”
能否说具体点?
是留言之后,无法载入吗?
TO 边城穗香
删除昨天回复的时候,没有看到你的长留言。
针对你的长留言,俺补充一下个人观点。
其实用博客阅读器的人,一直都不是主流(一直都是小众)。
现在也依然是小众。
但是俺觉得这个小众的比例,最终会稳定在一个水平,而不会趋向于零。
这里再次体现出“二八原理”。
一小部分人是比较喜欢思考的,也比较喜欢阅读有质量,有深度的长篇文章。
而大部分人则相反(喜欢肤浅的、娱乐化的、篇幅短的)
二八原理恰恰是正常现象。
所有稳定的结构(不论是社会结构,还是生态圈),大都是这种分布态势。
另外,
俺也没有指望这个博客能成为大众博客。
如果变成大众博客,反而惨了——到时候评论区会很水的。
现在的评论区已经很水了,
删除大部分留言都很零碎、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啊!
http://program-think.blogspot.com/p/search.html
删除这个博客搜索页是默认关闭评论的,但可以在移动版界面评论
如果最新评论里包含了该条评论,就会导致该条评论之后的评论无法加载
8单元
删除这建议实在是中肯。其实机械键盘还没那么贵,也许只有一半价格。但是乘以7就不少了。
此外虽然说换键盘决心差不多定了,但是还没找到合适的键位设定的。我只打算用国际标准键位的。欧洲这里有英国标准、法国标准、德国标准的键位等等,按照各自语言添加字母或者挪动某些特殊符号,写程序不便。
全民皆博的时候,还没有微博这些东西,于是作为一种时髦,大家都博,后来呢,博客不能给博主带来物质上的利益好处,并且还是一件苦差事,所以认真写博客的人越来越少了——但肯定还会有人写下去。
回复删除TO 土木坛子
删除多谢分享你的观点 :)
你的分析有道理——当年博客很火的时候,确实有很多人是赶时髦。
其实后来的新浪微博,还有当今的微信,不也是赶时髦的居多嘛。
大部分人,都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
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毕竟是少数。
看了回复,你妹,这儿也能很欢乐!
回复删除TO 13楼的网友
删除俺博客的评论区,一直都很热闹的 :)
雖然博主極力宣揚沒過時,但我覺得還是過時了。。。
回复删除博主認為沒過時的依據在於沒找到替代品,
或許其實已經有替代品,只是博主拒絕接受而已。
各種產品也是各有優劣。博客固然有博主上述的優勢,
但也由於靜心看長文章的人不多了,無論在世界哪個角落都這樣,博主的影響力也是難以擴散的。
Facebook 信息或許碎片化,但傳播速度夠快。博主要是在上面大展拳腳,天天做些什麼猛料傳到港澳台,再傳到內地(話說有不少信息都是這樣傳入的,因為傳播太快,朝廷來不及攔截,就像奧斯卡最佳音樂獎頒獎詞,到朝廷想攔截已經被一大堆人看見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能翻起大浪也是不可知啊。。。
TO 14楼的网友
删除看来你还不了解俺对自己,以及对这个博客的定位。
俺在博客里面反复唠叨过一个观点:
任何国家的民众,都可以看成是“沉默的大多数”加上“喧嚣的一小撮”。
要推动天朝的政治变革,不需要去影响“沉默的大多数”。关键是去影响“喧嚣的一小撮”。
这就是俺这些年努力在做的。
比如说:
俺从来不用国内的 SNS 平台,不仅仅是因为安全方面的考虑,其实还有另一个考虑。
如果某个网民连翻墙技术都懒得学习,这类人通常就是“沉默的大多数”。
俺要影响的那些人,至少是愿意翻墙的。
愿意翻墙的人,未必每个都是“喧嚣的一小撮”。但是在翻墙的民众里面,“喧嚣的一小撮”比例很高。
同样的,
那些连2页长的博文都没法看完的人,通常都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些人【不是】俺的目标受众。
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的必然。互为补充,互为弱化。关心政治时就会忽略科技,当不再政治时,就会关心科技。
回复删除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的必然。互为补充,互为弱化。关心政治时就会忽略科技,当不再政治时,就会关心科技。
回复删除编兄,最近看到很多关于 人民币要跌的文章和分析,想听听你的看法
回复删除TO 无奈的屁民
删除老实说,经济方面不是俺的强项。
而且,对经济的预测是非常难的(连专家都经常预测错误)。
所以俺不敢妄加预测。
但是俺也看到很多相关的评论,提到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很大。
如果手头有很多人民币的流动资产,为了保险起见,或许可以考虑分散一下风险。
(在天朝这种奇葩的国家,分散风险还是很有必要的)
很多专家经常预测失败可以理解成“很多专家pk另一些专家时,博弈失败”,
删除第一:经济预测实质上不可能真正预测,一些统计数据只是反映过去的客观事实,不代表未来。
第二:经济预测可以看成一些人的心理预期(或博弈),心理预期可以影响经济,但不是必然的,因为还存在相反的预期
第三:对经济统计数据的解读是片面的,(比如人民币对美元短暂升值,却没有看到人民币对美元长期处于升值状态,也没有注意到人民币对欧元处于升值状态。对一些经济数据也是如此,比如“采购经济人指数,有人注意到环比上个月在萎缩,却没有注意到同比去年同月却是正常状态)
因此我觉得既然反党,就要用更加客观的事实反党
“比如人民币对美元短暂升值”纠正为“贬值”
删除经济预测实质上不可能真正预测
删除所以……经济学不是科学
支持4单元,经济学坚决不是科学!
删除老外因为在自然科学上的成功,于是喜欢将科学泛化并将科学的方法推而广之,应用于其它的人文学科上,。
于是历史学研究有了摩尔根的社会发展阶段说、马克思的社会五阶段论,等等,虽然我还不清楚历史学是否算科学,但洋大人企图将历史搞成放之四海皆准的公式定律,仿佛人类各种不同的文明历史就应该是千篇一律的。
经济学也被当成了科学。但这其实是最没用的“科学”,不能预测未来(试问有哪次经济危机被经济学家成功预测过?),只能是充当马后炮、事后诸葛亮,而且经济学家用高深术语解说的言语,其实往往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只要你非常会表达)。可见若将经济学当成是科学,那也只会是伪科学
误会,作为决定论(包括泛自然主义决定论与非自然主义决定论)谁都不可以预测未来。
删除作为社会科学,经济学的本质并不是预测未来,,而是用科学方法管理当下
使用科学方法的学科???还是假借科学名义的伪科学?
删除预测未来,不是什么高大上。诚然,按照混沌原理,无法作出长远预测,但短期预测则是溶入日常生活的普遍行为。
看见天阴,预测要下雨就收谷子。看见白天变长,预测回暖开始春耕。
甚至预测未来是生物本能:依据时令变迁预测后面的环境变化进而春天开始繁殖期、入秋储备脂肪准备过冬……
科学方法就是总结历史数据发现规律然后预测,并与事实对比此预测。检验发现的“规律”是否正确。
逃避证伪的“科学”就是伪科学。不预测未来的“管理当下”更是瞎子走路 比喻不恰当,人家真瞎子还有竹竿“预测”前方的石头、陷坑。
逻辑经验主义通过观察过去归纳出规律。但是也并不能预测未来。你观察发现10000只白天鹅也不可能预测出存在黑天鹅。作为科学,未知的知识都不是你预测出来的(已知)
删除科学虽然不能预测,但是却能证否已知知识,所以不存在瞎子走路。
已知只有记录的案例、数据。
删除所谓“知识”是根据前述历史记录总结猜想出“规律”。利用这些猜想规律预测然后事实对照。
得以不断增加已知的数据并令猜想的规律更贴近真实。
如果拒绝预测,要你这个“归纳”何用?经济学家在你目前说明天物价可能升可能降可能不升不降,会不会给他一耳光。
to 7单元
删除复杂的经济活动如果能像春耕时令这样用肉眼观察,用常识判断就能预测,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可惜现实残酷,即便是直观天气,我们用乌云可以预测当天可能下雨,但2日、3日后的预测就需要出动巨型计算机作大量计算,也无法保证100%的准确性,至于10天、8天后就更难了,即便这还属于硬科学的范畴。
牵涉一个地区、国家甚至全球联动的宏观层面,比如物价涨跌,涉及因素繁多(利率、汇率、生产、货币供给等),即使经济学发展到现在,也很难预测准确,但我们是否能下结论经济学无用?
经济体就如人体,人会生病,经济体也会出现危机,人会生病是否意味医学无用?
今天的医学如此昌明仍未能避免生病,但它在事前预防、事后治疗上提供了大量手段,有效延长人类寿命,提高了健康水准。
经济学与数理化等硬科学相比还属稚嫩,但这些效果也有显现。以金融危机来说,19世纪,美国银行业者的倒闭是常态,普通存款者的血汗动辄灰飞烟灭(是否想起了当下中国?)。当美国建立起了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如存款保险制度、资本金要求、机构评估等,美国银行的破产情况便大为改善。但30年代,美国陷入大萧条,曝露出经济体系的漏洞时,凯恩斯主义动用财政政策,将濒临崩溃的经济重新拉了回来,但代价巨大。到了08年金融危机,经济学除了财政政策,亦注意到货币政策的巨大影响(弗里德曼功不可没),美国相比过去有了更完善的应对,因此这次危机造成的危害远不如30年代那么有破坏性。
希望中国的政府也好,民间也好,能够意识到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学科的重要性,不要重蹈覆辙。从这点说,我们的教育改革实在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党国的马列经济学、阶级斗争、共产主义政治学还是早点入土吧。
关于碎片化感觉楼主说的太好了。我也是在使用microblog 一个月后意识到这个问题,果断戒了
回复删除微博也有微博的好处。比如出事了人们都想着把照片发到微博上去,这样比较快,转载也很容易。适合交流。
删除相比之下,博客是那种长久一些的东西。
TO 18楼的网友
删除多谢捧场 :)
TO 冒牌的“忠党爱国”
删除其实俺这篇博文,并没有否定“微博客”的作用。
微博客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是有特定的用途的。
比如俺的《每周转载》,有时候也汇总了网友对热点事件的评论(都是来自 Microblog)
俺反对的是:
把大量的时间泡在微博客上。
我搜索各种资料时,不少来自各种博客的。当然,主要是英文的。我觉得如果博主说的是中文社区的博客,还是墙内的,应该考虑下墙的作用。
回复删除那种把页面显示得和报纸一样排版精美的博客还是很多的,内容也不少。
不能说看到几个博客不更新了就说整个趋势。互联网比想像的大很多呢。
TO 冒牌的“忠党爱国”
删除多谢补充 :)
俺在本文提到:“很多知名的博客,更新频率也降低了”。
这也包括国外的博客。
举个名气最大——Joel on Software
你可以看他的更新历史(他网站上有一个表格图示),可以很清晰看出来,从2010年左右,频度开始下降了。到2013年,更加明显。
写博客也不怎么赚钱,
回复删除写博客不成名不容易吸引别人的关注
写博客很难满足社交需求
人们都去忙别的,没有动力了
/博客就有些像书报的专栏作家,当然了,写博客的门槛很低,也不需要实名。但是一般也没有稿费。
/那【某些】博主长博客写少了是为什么呢? 按照编的观点呢是”碎片化“,但是你要说【丧尸】写长博文的能力,我觉得就有些夸张了。
我其实写博客的话都是出于自己看到,我自己的博客从来就没指望有多少流量。我想,内容有了,慢慢的人也就来了。
删除这个道理和写程序一样,写程序可以赚钱,但是也有不为了赚钱就自己写程序的人 ——而且后者的质量更好。
我觉得这个可以从需求层次的角度来考虑。比如编程君就属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删除TO Unknown
删除你提到的开头几点,都跟如今的风气有关——尤其是”急功近利“的风气。
针对这种风气,俺曾经写过一篇《[url=http://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4/01/misunderstanding-about-making-money.html]为啥急功近利反而赚不到钱——给拜金主义者的忠告[/url]》
很多人觉得写了博客没人看,就等于”白写”,等于“作无用功“
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
其实写博客的过程,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锻炼。
尤其当你要求比较高,想要写出有质量的内容,这种锻炼就更明显。
写博客,恰恰是收益很大的一件事情。
当然,对那些急功近利的人,他们是看不到这点的。
TO 冒牌的”忠党爱国“
删除你今天这么一说,俺才知道你也是博主 :)
给你一个建议:
下次留言的时候,除了填写网名,顺便把你的博客的网址也填上。
喜欢你的留言的读者,自然也会去看你的博客。
TO 2单元的网友
删除同意你所说——”需求层次“是一个重要因素。
俺之前写过一篇(估计你已经看过):
《[url=http://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3/04/why-write-blog.html]为啥俺要写这个博客——动机的自我分析[/url]》
4单元:
删除这个要求我是不能实现的。因为我的博客和个人信息能联系上。虽然这里有不止一个冒忠,但是一旦被联系上,那几个不常出现的冒忠的言论也会被算在我头上,到时候就完蛋了。除非a)共党倒台 b)我在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扎根,否则我还没这胆量。
靠,你们都是夜猫子呀!半夜三更发的贴子?这个贴子是昨晚11--现在9点发的?!我今天一来就发现这个新贴并已经盖到20楼了...
回复删除呃、、这个好像不是重点、、
删除TO 22楼的网友
删除昨天俺把这篇发出之后,没过多久,就已经盖到10楼了。
估计是春节假期的缘故,熬夜的人多。
分析的不错。看您的文章有好几年了,RSS也使用2年多。感谢您的博客给我们带来的知识和思考。
回复删除TO Frank Liberty
删除多谢老读者捧场 :)
支持LZ!
回复删除TO 24楼的网友
删除多谢捧场 :)
博客如期刊。这让我想起了郑渊洁,自己一个人把一本杂志出版了好多年,给我留下了一个纯真而充满怀念的童年。你让我在多年以后再一次找到了似曾相识的感觉。非常感谢。不限量地支持!
回复删除其实读者评论如同注解,好多古籍书要连带注解一起读才有味道,你的博客也有这个范:)
删除TO 支持
删除同意你所说的——有质量的博客,确实如同“期刊”。
另外,俺也是看郑渊洁的童话,读过小学的时光。
当时就很诧异——光靠他一个人,能把《童话大王》搞这么多年,还搞得有声有色
郑渊洁这个家伙培利用期刊无形无意中培养了很多能够独立思考的小孩确实功德无量
删除支持楼主,写的非常好,我也看了很久你的博客了。好奇的问一下,除了本博客,还有其他优秀的博客可以推荐的吗?
回复删除你自己就是楼主了,自己支持自己,有意思吗?
删除1单元:通融点,人家显然是支持博主。
删除TO 李谦
删除多谢老读者捧场 :)
关于“推荐优秀博客”
请问你关注的是哪个领域的?
Happy Chinese New Year
回复删除TO 28楼的网友
删除同祝新年快乐 :)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回复删除编程随想你好,请问ss翻墙工具的安全性能怎么样?就是搭建在vps上的翻墙软件,在安全性能上怎么样?访问极度敏感的网站会有安全隐患吗?
回复删除目前的SS都是有加密的,aes-256-cfb比较常见 基本上AES加密128位也要大型机才能破解 256位难度比较大
删除以GFW的资源 SS本身是比较【安全】的
当然 你要保证你的客户端(PC)是安全的
SS有两类。要么是自己买VPS/主机,要么是买一些商家配置好的SS账号,
前者如果完全是国外提供商的正规VPS的话查水表的可能性很小,
比如Linode,DigitalOcean,VULTR之类的基本没有问题
但是商家出售的SS账号我就【不敢保证】了。毕竟墙内VPN公司有监控,也很难说没有墙内公司的ss监控
----------------------------
想要更安全 做其它事情可以用Tor做一个前置代理 这样基本上就安全了
不管买什么服务,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付费环节都是很危险的。
删除TO 白金大帅
删除看来你很关注安全性。
俺先说一下你所谓的:“访问极度敏感的网站”
如果你只是访问,没有发布言论,风险会比较小;
反之,如果你发布了敏感的政治言论,风险就变大了。
再来说说 Shadow Socks
其实 Unknown 在1单元的补充,已经比较具体了。
自己买国外的 VPS 会更好一些(尤其是知名的商家)。
俺【不】建议用国内出售的 SS 帐号。
国内的那些卖家,你搞不清楚他们是不是党国的人,故意下套。
最后提醒一下:
如果你很关注安全性,要使用双重代理——也就是 SS + TOR
这样一来,即使 VPS 提供商监控你的流量,看到的是 TOR 的加密流量,【看不到】你的真实网络流量
TO Unknown
删除多谢替俺回答 :)
博文的一行有些太长,容易看串。。不知道除了把字体改大以外,还有什么方式能减少每行字数么。。
回复删除想安全结合tor。一般只浏览不发言不会有事。要想发言,博客右侧这么多关于隐匿的推荐文章,去读读
回复删除回复的是29楼。不小心新开了一楼
删除要是早点读到这个帖子就好了,俺就觉得自己碎片化很严重。SNS只能作为补充,不能替代,这个很赞同。问答类网站的观点不太同意,关于未知的未知,其实可以按图索骥去找到,比如俺喜欢某个回答,就顺便关注了答主,这样就可以看到答主的其他回答的知识涵盖面,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问答兼具了SNS和博客的特点。当然对于阅读体验和内容独立性(可能过于迎合提问者,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另外过于依赖网站平台,可能存在审查机制,)来说,问答还是不如博客。SNS的优点是作为自媒体新闻的及时更新报道。总之,生态多样化应该是好事,但生态多样化可能一开始让人迷失方向,后面改回来的会反思回来,博客的优点是,深度分析和总结,带有明显的个人思考特征,因此也更兼具公民精神的独立性。唯一的缺点是,博客之间的互动性曾经有相互track引用来弥补,可惜似乎没有发展起来。
回复删除还有个问题是信息匮乏vs信息泛滥。互联网没发展起来的时候,信息太匮乏,现在的局面是越来越泛滥(信噪比很低),这就像从1984到美丽新世界,老大哥改变或兼具了两种管理手段,但作为启蒙之后的网民,只要培养信息筛选能力就好了,而不是像信息匮乏时代那样即使有也很难找到。信息匮乏时代能够自我启蒙的比较难一些,信息泛滥至少相对来说可能自我启蒙更多一些。
回复删除评论使用问题反馈,用chrome发不出去,不出现人机验证选项。用firefox人机验证发出去后,选择后退刷新或者直接刷新有时候又没了。
删除还有个问题,firefox有时候发出去的消息,已经显示有了,重新添加评论或者更新一下又没了。
删除(补发第n次置前评论^_^)要是早看到这个帖子就好了,感觉自己碎片化越来越严重不知道怎么办。对以上帖子很赞同,对问答网站稍有不同看法,问答网站也可以按图索骥去找未知的未知的,比如关注某个答主的其他问答,关注某个主题的相关主题等等。blog更独立,更有公民味道一些,sns则更像是自媒体,擅长报道最新时讯而不是剖析。经过几轮生态圈多元化后,博客们应该能回归常态。博客唯一的缺点可能是博客之间互动不够好,以前tracking可以互相引用评论在对方blog下面显示,好像现在这个功能用的越来越少了。
删除手机用RSS 有一个优点:不用频繁刷页面,省流量。
回复删除还有墙外博客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畅所欲言,满足需求。而墙内博客则需要自我审查,用户就会少。
如果看微博客,就不容易静下心来看书,这不仅仅是微博客,博客也是如此。
回复删除第一次啊
回复删除请问编程兄:双虚拟NAT网卡的DNS设置谷歌的8.8.8.8有什么特殊的好处,天地行论坛中都是复制网关中的那个IP,有空时请编程兄注意一下此回帖,谢谢!
回复删除走VPN获取Google的DNS,没有DNS污染!
删除这个NAT网卡设置本地解析不是更安全吗?
删除NAT网卡设置本地解析不是更好吗?
删除编程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看一看,是反洗脑的好教材。
回复删除多了很多登入google留言的说...
回复删除似乎博主名气又大了...
本来就很大,比如google上搜“编”,第一个提示就是“编程随想”。
删除就连百度上也有很多冒牌的“编程随想”。。。
有兴趣的话你也去冒牌一下,不怕多。越多博主越安全。
不见得啊,现在也出现了很多社交性插件来弥补博客自身的缺陷。
回复删除比如著名的社会化评论系统——Disqus。
这类东西多起来,博客自然会再次焕发生机的。
浏览问答类的优秀问答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应该算未知的未知吧?(我的名和姓反了……)
回复删除好博客吸引人之处在于深度和广度。最近的博文和评论略显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
回复删除好的博客+提供邮件订阅,真的很难找到。
回复删除微博确实不能替代传统博客,微博强调互动性和时效性,传统博客更强调单向表达和深度理解。
回复删除见“Ghost Assassin”会在这里回帖,那应该也可以看到我对他的留言,因为我实在找不到联系他的方式
回复删除Ghost Assassin在"翻墙手段介绍大集合中介绍”(没有说明转载那应该就是原作者吧)谈到自由门,其它的我都认同,但说:很久没更新了;真的不敢苟同,现在在法广还有此信息呢!
http://cn.rfi.fr/%E9%A6%96%E9%A1%B5/20150126-%E7%BF%BB%E5%A2%99%E6%89%8B%E6%AE%B5%E4%BB%8B%E7%BB%8D%E5%A4%A7%E9%9B%86%E5%90%88/
Ghost Assassin的google+
删除https://plus.google.com/109790703964908675921/posts/TpdEExwyrVj
一直以为是使用TOR网络就不能发表,原来是Firefox在作怪,另外这个吞帖太厉害了,也不知是不是也与TOR网络有关?
回复删除记录历史就不吞了
删除vpn gate能发贴吗?反正我从来没发成功的。google以前允许用TOR发言,现在用TOR发不了,我不知道是谁的问题,反正我的TOR以前是可以发的,现在却不行。
删除Tor browser在这里发贴要untick "Restrict third party cookies..."
删除我也是最近才注意到是禁用第三方cookies 问题,java也不能禁用。
删除隐私有多大风险?
我在Tor Browser开启了历史记录,但禁用了第三方,发帖失败,所以第三方cookies也必须打开
删除TO 春夏
回复删除因为论坛出现在博客之前,俺就没有再介绍论坛。
如果论坛真的很完备,博客就没有出现的必要了。
之所以出现博客,至少说明了论坛存在某些问题。
俺个人认为,论坛的问题至少包括:
1、信噪比太低(大部分论坛都灌水严重)
2、同样有碎片化的问题(比如 Microblog 稍好,跟 SNS 差不多)
3、界面上的干扰因素比博客明显
(当然,有些论坛可以通过”精华区“来部分解决上述弊端)
TO Shippo7
回复删除俺同意你所说的结论:
”显然普通用户更喜欢微博/长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这种形式“
但是不同意你所说的原因。
俺觉得“互动性”虽然也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关键性的原因。
关键性的原因在于俺本文提到的几点——娱乐化、浅薄化、心理舒适区
因为大部分人都更喜欢娱乐化、浅薄化的东西(这类东西可以让人停留在心理舒适区)。
而长篇博文的阅读,是比较费脑子、比较费劲的——喜欢的人自然不会太多。
这非常符合”二八原理“。
在任何一个国家,大部分的民众都是肤浅的(不愿意深度思考,不愿意独立思考)。
所以,传统博客处于“小众”的地位,完全是意料之中。
当年博客刚开始流行的时候,很多人开博,这反而是不正常的。
(当年的情形,其实很多人是跟风,开博写了没多久,就废弃了)
TO 1单元的网友
回复删除多谢补充 :)
我在tumblr上关注了万有引力之虫,还有什么高质量的博客吗?
回复删除我意识到,我无法脱离“心理舒适区”。
回复删除我觉得这是企图在支离破碎的微博世界寻找更全面的知识,而不能冷静下来看有深度的长篇大论
删除我觉得除了博主推荐的那本书提到“机器代替人思考,反而影响人类的思维”
还有一个原因,现代科技的发展,促使人类分工,专注于一些有深度的分析。想全面认识世界,只能是支离破碎。
支离破碎的新互连网蕴涵更全面的知识,不过你需要大数据:)
删除我想问下自由门的安全性怎样?
回复删除Ghost Assassin的多种翻墙软件评述
删除https://plus.google.com/109790703964908675921/posts/TpdEExwyrVj
请教编程兄:你博客中的那个小狼豪输入法安全吗?有论坛反馈说:组件是以服务形式启动的,而且还有联网行为
回复删除另外一个是shadowsocks;老有人说“shadowsocks是国内人开发的技术”
最后想问的是,你提及的软件自己是否有深入研究,觉得安全才在博客中发表,还是根据此软件属于开源软件,就发表出来了
对于编程兄太佩服,所以就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
删除信息及时和思想沉淀是不可兼得的矛盾双面,是坐标的两端。微博、博客、杂志、书本在这坐标系上依次排列,谁也取代不了谁。
回复删除联想因Superfish广告软件被起诉
回复删除联想因为在部分笔记本电脑上预装广告软件Superfish而引发了广泛争议,现在它和开发Superfish的公司一起被告上了法庭。Superfish会在用户电脑上安装自签名证书,劫持用户浏览的HTTPS/HTTP网页,插入广告。Superfish 的自签名证书能被恶意攻击者利用,让电脑存在安全隐患。联想已经发布了开源的Superfish移除工具。提起诉讼的原告Jessica Bennett是一位博主,她购买了一台Yoga 2笔记本平板混合电脑,在为客户写博客时她注意到客户网站上展示了衣着暴露的广告。在其它网站上看到弹出式广告之后,她意识到电脑里有间谍软件,最后确定罪魁祸首是Superfish。在起诉书中,她指责联想和Superfish侵犯了她的隐私,通过研究她的浏览习惯牟利。
[b]更多软件被发现使用了类似Superfish的中间人攻击技术[/b]
删除广告软件Superfish会在电脑上安装自签名证书,它的HTTPS拦截组件不是自己开发的,而是来自Komodia。这家公司向超过100个客户供应了HTTPS解密和拦截软件,其中包括财富500强企业。嵌入Komodia代码的一个程序是去年底发现的木马 Trojan.Nurjax,此外还有System Alerts、ArcadeGiant、Catalytix Web Services、OptimizerMonitor等。研究人员发现,杀毒软件公司Lavasoft的Lavasoft Ad-aware Web Companion也整合了Komodia的SSL拦截技术。大多数安全产品都使用类似的自签名证书去探测 SSL劫持威胁,但其它安全公司还没有被报告使用了此种存在漏洞的实现。另一个安全公司的广告软件是PrivDog,与知名CA发行商Comodo有关联,互联网上三分之一的SSL证书是Comodo发行的,独立版本的PrivDog被发现会关闭CA证书检查,导致浏览器信任任意的自签名证书。PrivDog已经发表声明证实独立版本存在漏洞,但宣称漏洞的危险等级是“低”。此类的自签名证书引发了浏览器是否应该信任自签名证书的争议。
联想电脑果然不能买。
删除联想这种和政府联系密切的厂商,东西的安全性可想而知。用它的预装软件等于找死。
删除推荐一个优秀的博客,http://newsworthknowingcn.blogspot.com/,博主:Wickedonna;每天都更新,主要记录中国大陆的群体事件,并且有月数据,可以看数据趋势。墙内链接:http://weibo.com/u/5507778227(darkmnmn)、新号:http://weibo.com/u/5518470519(darkmoma)
回复删除编程在编程是因为网民就是这样的网民
回复删除打败共产党的技巧就是避免使用技巧
回复删除让中国共产党被人民专政
回复删除“传统博客”未过时,但blogspot.com能活多久很令人担心
回复删除谷歌越来越像过去的微软了
在 2015.02.21 由 Jon Evans 发布
亲爱的谷歌:你到底怎么了?Android 的销量在 下降 ,Chrome 变得越来越 臃肿 。分析师们把你成为 下一个微软 ,甚至还有 更差的评价 是“ 下一个雅虎 ”。而最为可恨的是:你辜负了我们的信任。谷歌,你曾经是独一无二的,或者至少我们曾经相信你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你似乎越来越像是一家不外如是的大公司。
这番话听起来很无情吗?大家先看看佐伊·基廷(Zoe Keating)的 事件 :
YouTube向基廷给出了一份无法讨价还价的合同,其中某些条款对她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另外还有一些难以理解的条款……根据 YouTube 对这份合同作出的解释(在基廷的博客文章引发的大规模讨论之后),基廷现在有一个比较简单的选择……这些回应违反了基廷之前与 YouTube 达成的协议(她对其进行了解释), 也就是说合同的条款可能会进行更改。
至少,谷歌在合同的清晰性和不近人情的交流方式方面是有过失的,这也是他们长久以来一直被诟病的问题。正如杰米·卓文斯基(Jamie Zawinski)所说的 :
这听起来像是谷歌正在采用跟 Google Plus 同样的策略:他们不是建立一项新的服务,然后让其凭借自己的优势在市场上竞争,而是人为地强迫他人注册这项服务,通过这种方式来支持它的发展。但是它这次强迫的对象拥有更强大的力量,他们并非终端用户,而是版权所有者。(从目前来看是这样的,但是等着瞧吧。)
还有这样的一种说法,“ 永远不要相信一家企业可以胜任图书馆的工作 ”:
在谷歌不断抛弃它的过去的同时,互联网档案管理人开始出手挽救人们的集体回忆……Google Groups 名存实亡……Google News Archives 已经关闭……一些出于公益目的而保存过去资料的项目并非很好的利润来源。以前的谷歌也知道这点,但它当时没有介意这些……保存历史的热情已经随着“20% 的时间”、Google Labs 和灵光一闪的试验等东西的出现而逝去了。
或者按照 VICE 的 说法 ,“谷歌作为一家搜索公司,它已经让自己在互联网上的存档变得无法搜索了。”
继续想一下这个事件,“ 谷歌将在 2 月 16 日关闭 GTalk,届时将会强迫用户转用 Hangouts”:
谷歌再次向我们展示了 90 年代微软的做法。
不过他们应该完全没有作恶的吧。
你们还记得以前那些美好的日子吗?就在十年前,大家都在称赞谷歌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但是现在谷歌到底怎么了?
也许我可以为这个问题给出一些答案。
谷歌一直以来都是一家特立独行的公司。在一般人眼里,它是数十亿台正在播放 YouTube 视频的 Android 手机,它是无与伦比的搜索引擎,还有 Google X 的神奇项目,从 军方 手上救下来的 机器狗 , SpaceX 的投资项目 等等,这就是在海面上乘风破浪的伟大谷歌号。但是在海面下的是一台巨大的广告机器正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将伟大谷歌号驶向荣耀。这部分就是 贪婪谷歌号 。
尽管经过了众多分析师的吹毛求疵,但贪婪谷歌号仍然是一台巨型的印钞机,它和伟大谷歌号一起聘请了成千上万名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才(包括很多私下的好友)。我非常希望谷歌可以克服自己遇到的商业难题。
但我已经不再为此感到高兴了。
我们还是会一直看到伟大谷歌号,但是最近贪婪谷歌号似乎越来越浮出水面了。为什么?谷歌似乎也没有必要这么做。贪婪谷歌号还是一如既往地为伟大谷歌号注入资金,那我们曾经熟知和热爱的谷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Stratechery 的本·汤普森(Ben Thompson)所说的是正确的:今天的谷歌与 90 年代的微软十分相似。它们都拥有似乎取之不尽的收入来源。但是微软没有把这些资金用于伟大的项目之上,而是变成了一个更加讨厌的企业掠夺者,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内部斗争以及 Microsoft Bob 和 Windows Vista 这样的糟糕产品之上。为什么谷歌要开始走向这条堕落的道路呢?为什么山景城正处于成为下一个雷德蒙德的危险当中呢?
事实上,谷歌正在变成名副其实的下一个微软:
在流向谷歌的员工当中,大部分都是来自微软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不只是低级的工程师。Google Plus 的前任总监维克·甘多特拉 [Vic Gundotra] 是之前的微软高管。因此 Google Plus 存在的很多问题都不言自明了。)
这点应该可以解释为什么谷歌正在缓慢而稳定地失去我们的信心。现在当你跟谷歌进行交流的时候,你不知道自己正在跟伟大的谷歌还是贪婪的谷歌对话,抑或是在雷德蒙德培养自己价值观的“微软人”。他们身上体现的贪婪(还有官僚内斗)要远远多于伟大。
如果你谈论的是苹果,我可以详细地逐一指出它的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它会做出怎样的事情(一只被钛金属拳头握住的精美天鹅绒手套)。但是谷歌似乎变得越来越碎片化,成为了一只不能听见外界声音的九头蛇,它的每一个头都有自己的品德和个性。如果谷歌品牌的核心不是所谓的信任和伟大(“不作恶!”“宏大的计划!”),那么这个问题的影响也不会那么严重。而谷歌的那些“亮点”在我看来已经一年比一年暗淡了。
翻译:关嘉伟(@consideRay)
Don’t Be Google
确实,现在想要专注于写作一篇博文,是需要很大的毅力的,更何况还要把它写好。
回复删除我真的是煩死那個 忠黨愛國了,你用不用每次都回复那麼前啊…注意力碎片化可以通過打某些遊戲緩解。不過如果時間都是拿來打遊戲刷微博中度過,那和死了也沒什麼區別了。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