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要推荐这本书?
俺写博客奉行一个宗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如何阅读一本书》是阅读方面非常非常重要的【渔】。
为啥俺要介绍阅读方面的【渔】?主要有两个原因:
原因1
想必大伙儿都意识到一个现象——如今大众的阅读水平是很差滴。即使一本不算难也不算厚的书,很多人也无法胜任。有些人甚至连阅读一篇较长的博文(超过1万字)都做不到——所以俺的大部分博文都尽量控制在几千字,以照顾某些阅读能力不够的同学。
原因2
还有一个原因促使俺推荐此书——最近半年分享了很多电子书。但是据俺收到的反馈,很多人虽然下载了,却没怎么读。俺猜测,还有些人是因为缺乏阅读技能,导致收获不大。
如果你也感觉自己的阅读能力有待提高,这本书是非常非常值得【从头看完】滴。
★此书的影响力
俺单独写一篇博文来推荐的书,通常都是老书——这本也不例外。
此书最早出版于1940年(在这个年代,可能你的父母还没出生)当时立刻就成为畅销书,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到1972年又出了一个修订版,补充了很多的内容。本文介绍的就是上世纪70年代的那个版本。
一本书历经这么久,还值得还单独写一篇博文推荐,足以说明其价值。
下面,结合俺个人的体会,对此书做一下内容简介。
强调一下:光看俺的内容简介是远远不够滴,一定要花时间自己从头到尾看完!!!
★阅读的目的
在书的第1章(阅读的活力与艺术)就总结了阅读的三种目的:娱乐消遣、获取资讯、增进理解力。
啥是“娱乐消遣”捏?大伙儿应该都明白,俺就不说了。
“获取资讯”和“增进理解力”,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这两者的区别。俺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获取资讯”如同在平地走路,而“增进理解力”如同爬山。
以【获取资讯】为目的
这种阅读目的,你只是获取信息,只需要动用“记忆力”。所以,这种阅读是比较【轻松】滴。轻松的代价就是——这样的阅读给你的帮助不够大。
比如:对新闻的阅读,就属于这类;对大部分小说的阅读,也属于这类。
以【增进理解力】为目的
如果某本书的内容超出了你的理解力,或者超出了你所熟悉的领域,那么你就需要花一定的力气才能读懂。这时候,光靠记忆力就远远不够了。你需要动用大脑的其它能力(分析、推理、总结、想像......)。显然,这种阅读过程伴随着更多的思考,可以让你的头脑提升到新的高度。
★主动阅读 VS 被动阅读
所谓的“主动阅读”,指的是:你要带着问题去阅读,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俺称之为“挖掘式的阅读”。
“被动阅读”与之相反,在阅读过程中没有思考。俺称之为“灌输式的阅读”。
如果阅读目的是“增进理解力”,就是典型的主动阅读;如果是为了“娱乐消遣”,基本上是被动阅读;至于目的是“获取资讯”的阅读,则两者兼而有之。
如今大部分人只懂得“灌输式的阅读”,俺觉得主要原因有两个:
1. 教育体制
天朝的教育,从来都是“灌输式”的。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显然比较适应被动的阅读(被动灌输),而无法进行主动的阅读(主动挖掘)。
另外,天朝的官方教育,从来就没有系统性地培养独立思维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入门,请看俺之前的博文,在“这里”)
2. 快餐文化
而如今的网民,大部分人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消遣性的阅读,长期以往,主动阅读的能力就逐渐退化。
这方面的危害,微博客(microblog)尤甚——微博客不但碎片化很严重,而且助长了消遣性阅读的风气。(之前写过一篇博文,分析微博客的弊端)
那么,怎样才是“带着问题阅读”捏?作者写道:
关于一本书,你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更多内容,请看此书的第5章——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1)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2) 作者在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3)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
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除非你能回答前两个问题,否则你没法回答这个问题。在你判断这本书是否有道理之前,你必须先了解整本书在说些什么才行。然而,等你了解了一本书,如果你又读得很认真的话,你会觉得有责任为这本书做个自己的判断。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够的。
(4)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位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果这本书不只提供了资讯,还启发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阅读的层次
此书的重点内容在于:介绍了4种阅读层次。
为啥称“层次”而不称“类型”,因为层次有“高低之分”,而且层次之间是递进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上面的层次需要依赖下面层次的技能。
◇基础阅读
顾名思义,这是最基本的阅读层次。在这个层次,只需要你做到“读懂书籍字面上的意思”。需要的技能仅仅是:识字、断句、联系上下文、等。
显然,列位看官都已经具备这个层次了——不具备这个层次的人,相当于半文盲。
对于这个层次,只是在第3章大概介绍了一下。因为咱们都不是学龄前儿童,所以这个层次不是重点。
◇检视阅读
此书的第4章介绍“检视阅读”的各种技巧。
检视阅读有时候也可以称为“略读”。它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大致搞清楚一本书的内容和主题。
很多人可能看不起“略读”,其实这个技能是很有用滴。掌握这个技能,有助于你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判断一本书的优劣。这样就避免在烂书上浪费太多时间。另外,在后续的“主题阅读”层次,也非常依赖“检视阅读”的能力。
举个例子:自从俺开始提供电子书下载,很多热心读者会主动分享电子书给俺。有些读者分享的电子书,俺从来没看过,如何判断此书要不要放到网盘上共享捏?这时候俺就会先采用“检视阅读”的各种技巧,快速判断该书的价值。
◇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有时候也可以称为“精读”。一看到“精读”这个词,你就晓得这是重要的技能了。显然,只有对有价值的书,才值得花力气做“分析阅读”。“烂书或平庸的书”是没有这种待遇的。
这本书花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分析阅读”。这部分是此书【重点中的重点】。
分析阅读包括如下几个阶段:
第1阶段——这本书在谈些啥
主要在第7章介绍。这个阶段你需要做如下4件事情。
(1) 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2) 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 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4) 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2阶段——诠释整本书的内容
主要在第8章和第9章介绍。这个阶段你需要做如下4件事情。
(5) 找出重要的、关键性的词汇,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6) 从最重要的句子里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7) 找出作者在论述些啥,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因果关系,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8) 搞清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
第3阶段——评价这本书
主要在第10章和第11章介绍。
(9) 除非你已掌握某本书的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评论。
(10) 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 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区分出书中的“事实”与“观点”(参见俺的另一篇博文:《批判性思维扫盲:学会区分"事实"与"观点"》)
如果要做出批评性的评价,需要做到如下几条之一:
(12) 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 证明作者的知识有误。
(14) 证明作者的逻辑错误(关于常见逻辑谬误,俺写过一篇扫盲,在“这里”)。
(15) 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不够完整。
另外,在第12章介绍了辅助阅读。包括利用外在的工具和资源(比如工具书,百科全书、字典、等)辅助阅读某本书。
说到“百科全书”,稍微引申一下。
如今百科类的网站已经很成熟了。这类网站可以非常有效地作为阅读的辅助工具。在《网站的类型和使用场景》一文中,大致介绍了俺如何使用百科类网站。
在所有的百科类网站中,本人强烈推荐“维基百科”——其内容之丰富是无与伦比的,而且包括多语种,有助于提升你阅读洋文的功底。
◇主题阅读
关于主题阅读,主要在第20章介绍。
所谓的“主题阅读”,通俗而言就是:为了研究某个主题,阅读跟该主题相关的多本书籍。这种阅读主要包括5个步骤:
1. 找到这几本书的相关章节
这时候,“检视阅读”又派上用场了。
2. 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这个步骤有点类似于“分析阅读”的第2阶段。
3. 厘清问题
你可以列出一些问题,然后看看这几本书能否回答这些问题。
4. 界定议题
如果几本不同的书籍都能够回答同一个问题,并且答案有差异。那么,你可以根据答案的差异、作者的情况、进而判断出这个问题的价值。
比方说:如果某个问题,多本书的作者给出全然不同的答案,而且这几本书的作者在立场的客观性、分析的全面性、思维的深度等方面都足够。那么这个问题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5. 分析讨论
找到有价值的问题之后,就需要通过自己的综合分析,思考一下:【为什么】这几本书的作者,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如果你能想明白,那么你对该主题所处的领域,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稍微引申一下:
【WHY】类型的问题,通常是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前几年俺写过两篇博文《学习技术的三部曲:WHAT、HOW、WHY》、《用提问来促进思维——兼谈【非】技术领域的 WHAT HOW WHY 三部曲》,聊过其中的原因。
★如何读不同类型的书籍
这本书的如下章节,分别介绍了具体类型的书籍,有哪些阅读技巧。
第13章 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
第14章 如何阅读想像文学
第15章 如何阅读故事、戏剧、诗歌
第16章 如何阅读历史书
第17章 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
第18章 如何阅读哲学书
第19章 如何阅读社会科学
★阅读与心智的成长
这是此书最后一章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小节:
◇好书能带来什么帮助?
前面介绍的,都是关于“如何更好地阅读”,但是书籍本身的好坏也很重要。关于好书的重要性,俺摘录一段:
读一本好书,却会让你的努力有所回报。最好的书对你的回馈也最多。当然,这样的回馈分成两种:第一,当你成功地阅读了一本难读的好书之后,你的阅读技巧必然增进了。第二(长期来说这一点更重要)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像只提供讯息的书所形成的那样。你会成为一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体认。请注意这段提到的两个词【知识】和【智慧】——只提供讯息的书,带给你“知识”;而真正的好书带给你“智慧”。至于消遣性的书,既不会给你知识,也不会给你智慧。
◇书籍的金字塔
书籍的好坏是符合【二八原理】滴!(俺曾经写过一个系列《无处不在的二八原理》)。
关于书籍的金字塔,包括三层:
第1层
99% 的书籍对于你的能力提升是毫无帮助的。这 99% 里面,相当大一部分书是“消遣性”的,还有一些可能是跟你完全无关的领域。
显然,这些书籍是不需要进行“分析阅读”的。
第2层
这一层次的书籍,你至少要做一次完整的“分析阅读”。经过一次分析阅读之后,你基本上就“读通”了,知道这本书的主要精华。一旦读通,以后你就无需再去阅读。顶多是偶尔拿出来翻看个别重点,复习某些片段。
第3层
这一层次的书,非常非常少。它们的特点是:你无法通过一次完整的“分析阅读”,就把它读通。甚至有可能你进行了 N 次分析阅读,也无法尽其究竟。
为啥会这样捏?俺介绍一下第2层与第3层之间的微妙差异:
第2层与第3层的差异
第2层的书
当你进行多次分析阅读,每次的收获会变少。因为你的本人的积累增多了,理解力提升了,而书的内容是固定的。显然每次阅读,收获降低了。
第3层的书
随着你的能力提升,每一次对该书进行分析阅读,你的收获都是全新的。甚至有可能后面的阅读,收获会更多。为啥会这样捏?因为这类书的作者,境界远远高于你本人。有可能在你一生的不同阶段都可以反复阅读同一本书,始终有收获。因为你始终达不到该书作者的境界。
◇生命与心智的成长
这一节有两段话,俺摘录如下(粗体是俺标注滴)。希望能激发大伙儿对思考的热情。
人类的心智有很奇怪的一点,主要是这一点划分了我们心智与身体的截然不同。我们的身体是有限制的,心智却没有限制。其中一个迹象是,在力量与技巧上,身体不能无限制地成长。人们到了30岁左右,身体状况就达到了巅峰,随着时间的变化,身体的状况只有越来越恶化,而我们的头脑却能无限地成长与发展下去。我们的心智不会因为到了某个年纪死就停止成长,只有当大脑失去活力,僵化了,才会失去了增加技巧与理解力的力量。
这是人类最明显的特质,也是万物之灵与其他动物最主要不同之处。其他的动物似乎发展到某个层次之后,便不再有心智上的发展。但是人类独有的特质,却也潜藏着巨大的危险。心智就跟肌肉一样,如果不常运用就会萎缩。心智的萎缩就是在惩罚我们不经常动脑。这是个可怕的惩罚,因为证据显示,心智萎缩也可能要人的命。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法说明为什么许多工作忙碌的人一旦退休之后就会立刻死亡。他们活着是因为工作对他们的心智上有所要求,那是一种人为的支撑力量,也就是外界的力量。一旦外界要求的力量消失之后,他们又没有内在的心智活动,他们便停止了思考,死亡也跟着来了。
★下载
老规矩,请用鼠标猛击电子书清单。由于这本书比较特别,俺特地放到网盘电子书目录的最上层,比较醒目。
俺博客上,和本文相关的帖子(需翻墙):
《学习与人生——700篇博文之感悟》
《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如何【系统性学习】——从“媒介形态”聊到“DIKW 模型”》
《书评:<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
《批判性思维扫盲:学会区分"事实"与"观点"》
《学习技术的三部曲:WHAT HOW WHY》
《用提问来促进思维——再谈 WHAT HOW WHY 三部曲》
《德鲁克谈【自我管理】——<哈佛商业评论>史上最受欢迎的文章》
《如何选择 IT 技术书籍》
本博客所有的原创文章,作者皆保留版权。转载必须包含本声明,保持本文完整,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者编程随想和本文原始地址:
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3/04/how-to-read-book.html?m=0
有人打算整理一下关于编程随想下落的线索吗?(从正反两个方面来举证)
好多怪事都是人为的,第一在搞邪术如祭鬼封神献祭打call,其次是搞种姓的事,
这帮东西用老外的名义来操控挑拨玩弄这个那个,这也是奇葩的,和叫东土人找阿三还是鬼子去表达册封封禅这皇帝是东土的皇帝一样奇葩, ......
ym蜀人都不愿放手的东西如屁眼套路,幼女,献祭,老单和最高神位是有原因的,很值得去研究的 ......
即使博主能活着出狱,若要看到他更新六四系列,那也是在天朝发生了民主化之后,共产党不再有能力镇压批评者之时。
就算哪天中国情报部门不经司法程序,直接把人暗杀了,我也不会觉得奇怪。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41226-56496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zVq_04XMro
如果出现了自杀场景,多半是政府秘密下令处决,并伪装成了自杀。
来自Firsthack的评论
而且,二审的发改率(发回重审+改判)是一个考核政绩的指标,高层认为这个数字越低说明冤假错案越少,然后下面就越容易升官。 ......
原神UID:310221197410210025
互动热线: 13524626271 上海移动
学历: 硕士
生日: 19741021
身高: 165 ......
周欣身份证310105197106042383
户籍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吴中路429弄15号501室
同户人 :薛军,男,310106196903180414,1969年03月18日; ......
希望各大媒体都报道这几个名字:审判长周欣,审判员:凌莉、须梅华。
家属贝震颖推特号:Birds_b_r_32309
多谢分享“中药注射剂”等国产医疗行业的相关丑闻。
另外,关于疫情期间的乱象,俺整理了一篇:
《每周转载:白纸抗议年的“动态清零”灾难(网文14篇,多图)》
多年前不记得在哪篇博文的评论区和博主讨论叙利亚的命运,当时叙利亚的局势还未尘埃落定。可惜博主现在大牢内,看不到。
这次叙利亚的民主转型发生在俄国陷入战争的泥沼的背景下。 ......
这个是个邪术,第一个是给上面看(不知什么鬼),其次的就真的会指导目标去实际地去做这么些的犯罪邪恶,侵犯幼女的情节是经常频繁重复地出现地,和侵犯女性,还有就是生命 ......
估计到最高法院也没戏,可能会以9:0判决禁抖音。
欢迎提出不同观点。
你提到的是这二者之间的差异,俺也同意这些差异确实存在。
但是,俺要开始说但是了。从本文,咱们也可以讨论这二者之间的共性,至少包含以下方面: ......
玩邪术玩出个什么结果好歹给公开一下,拼命玩邪术还一声不吭,很危险的,要分享分享,劳资帮你们来研究研究
劳资相信这帮东西是能穿越时空的,现在是2019年的ZS,时空被改变穿越了。穿越时空的套路。这帮东西几千年都一个屌样,来几个十级地震都不会任何改变。 ......
现在的两党是争先比谁对华更强硬,已经通过的制裁法案不会松绑,已经加的关税也不会再降,否则就会被在野党骂成“通敌叛国”。
明年1月19日之前,抖音会被禁。
每天上网的好多人都在聊政治呢,难道你要把每一个聊政治的人都抓起来判刑?那也没用。因为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认为政治制度才是造成他们被困在他那个阶层的重要原因。 ......
这个博客对于政府的批评,大部分都是有理有据。你要是觉得哪里不对,可以反驳博主嘛。判7年是究竟有多心虚? ......
以色列做任何事,都是美国包容范围,和美国民意无关(甚至抗议都无效)。台湾今后也会差不多。
国会一旦提出新的关于台湾的法案,无论是军售,亦或是改善台湾的国际地位等等,都很容易造成近乎【全票通过】。 ......
然而,公报本身只是行政政府的声明,其效力不如法律。 ......
然而,现在的人们,对于不能证明是否为间谍的走线客,也不太宽容。估计人们会支持一律用“有间谍嫌疑”之类的理由,实行一律驱逐的政策。 ......
但是,有些两党已经形成共识的事,其实是不受太大影响的。例如:把台湾武装成以色列。
所以我估计,中共在川普第2任期的前2年之内,就会对台湾动手。
因为这次GOP在众院优势实在太小了,稍微发生一点差错,钟摆效应会让民主党夺回之。
参议院不好说。如果连参议院也丢了,那川普后两年就可能成为跛脚总统,啥事都干不了。
不服者会选择:明着顺从,其实背地里跟共产党对着干。
众议院估计是个险胜。
上次共和党在众议院也是微弱优势,导致议长难产。
这次应该不会难产,因为有川普在,他只要在台上喊几句,就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当议长,其它共和党议员不会阻挠。 ......
根据NBC新闻:
https://www.nbcnews.com/politics/immigration/trump-may-deport-hundreds-thousands-migrants-biden-allowed-legally-ent-rcna179357 ......
就是先用民调测量其它选举,比如某个地方议员的选举,然后和民调进行对比,看女性候选人是否严重吃亏,是否和民调严重不符。
如果发生该现象,那得出的差额数字,就是该地隐藏的“害羞的性别歧视者”的百分比。 ......
因为“害羞的川粉”等受访者不诚实回答问题的现象,仍然使得民调失真。
贺锦丽连普选票都输了。
你民主党输得这么惨,总不能反思为啥没去迎合那些“黑命贵零元购”之类的种族主义口号吧?反思搞种族平权搞得过头了?
......
美国出了个川贼东。抗战前没做到【攘外必先安内】,这下麻烦大了。
恭喜美国又创造了世界纪录。
估计是川普险胜。
因为大法官的任命是由总统和参议院共同决定,如果总统是川普,那他就会提名非常有争议的保守派大法官。
......
......
川普险胜29%
其它情况基本可以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