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1日

为什么独立思考这么难?——谈谈心理学的成因,并分享俺的经验

  “心理学”相关的博文,去年(2018)写得少。经热心读者在评论区提醒,今天特来发一篇。
  开博10年来,俺写过不少心理学相关的博文,其中多次提到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俺特别强调过:“独立”是“自由”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思想自由”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要“独立思考”,但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无法】做到独立思考。所以,今天这篇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本文与那些“成功学/励志类/鸡汤类”文章的【不同之处】


◇【正宗】心理学 VS 【伪】心理学


  网上充斥着大量【不靠谱】的心理学相关文章。其中尤以“成功学/励志类/心灵鸡汤类”居多。关于“成功学”,多年前已经写过一篇《成功学批判——简述其危害性及各种谬误》。在那篇博文中,俺指出了“【伪】心理学”的谬误。
  如何识别“【伪】心理学”捏?俺的网盘上分享过一本比较通俗的心理学著作《对“伪心理学”说不》。此书还有另一个中译本叫做《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如何正视心理学》。如果你想了解“【正宗】心理学”和“【伪】心理学”的差异,这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物。
  此书的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Stanovich)属于【顶级】的心理学家(本文后续章节还会再次聊到他)。

◇本文引用的心理学著作——都出自【专业】心理学家


  本文要讨论的内容,绝大部分都【不是】俺个人观点,而是出自专业的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并且都有相应的心理学实验作为论据。
  为了让本文比较【靠谱】,本文中提到的几本心理学著作,都出自【专业】心理学家的手笔。
  其中有一本书会被多次引用,那就是《思考,快与慢》。在这里,俺顺便介绍一下这本书。

不见图 请翻墙  不见图 请翻墙  不见图 请翻墙

  此书洋文名称是《Thinking, Fast and Slow》,还有一个中文译名叫做《快思慢想》。
  首先,它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属于【世界级】的心理学家,并且还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可能很多读者会奇怪——为啥心理学家得了“经济学奖”。那是因为他在心理学领域的贡献深刻影响了行为经济学。关于丹尼尔·卡尼曼的更多介绍,请参见维基百科的“这个链接”。
  其次,虽然作者是“学院派”,但书的内容还是很通俗易懂滴。也就是说,你【不】需要具备太多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可以通读全书。

◇电子书下载


  除了刚才的《思考,快与慢》,在本文后续章节还会提到很多著作(包括“心理学”和“非心理学”的),大部分都已经分享到俺的网盘。
  如果想下载电子版,请猛击如下链接,打开【电子书清单】。在每个【大类】的标题下方,都标有“微软网盘”的链接和“BT sync”的同步密钥。

https://github.com/programthink/books


★大脑的两个系统(两种运作机制)


  俺首先要聊的是“大脑的两种运作模式”——这也是《思考,快与慢》一书贯穿始终的话题。

◇“脸部识别” VS “四则运算”


  《思考,快与慢》开头部分(第1章),其标题就是: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这2个例子很典型,俺直接拿来说事儿。
  例1:给出一张【人脸照片】,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在一秒钟之内判断出人脸的表情;也可以在一秒钟判断出这张人脸是不是自己的熟人。
  例2:给出一个随意的【两位数乘法】,除非是受过专门训练或者是速算天才,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在一两秒之内算出答案。

  这两个场景,前者明显更难,后者更容易。作为一个(曾经的)程序猿,俺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假如要写程序解决这两个问题,前者的程序肯定比后者复杂得多(高出好几个数量级)。即便抛开计算机编程不谈,只从【信息论】的角度分析这两个问题,“人脸识别”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也远远大于“两位数乘法”。
  所以,这就引出一个疑问——为啥咱们的大脑对于“人脸识别”这种相对复杂的问题,可以轻松且快速地搞定;而对于“两位数乘法”这种相对简单的问题,却显得缓慢且费力。

◇大脑的“系统1”和“系统2”


  上述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容易回答。最近几十年,得益于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的飞速发展,咱们开始能明白这其中的奥妙。关键在于——大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机制。心理学家称之为“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解决问题的速度很快,但它只能处理【少数类型】的问题;对于“系统1”无法解决的问题,会转交给“系统2”去处理。“系统2”能处理的问题,领域【更广】,但“系统2”的运作非常【慢】且非常【吃力】(相比“系统1”而言)。
  “系统1”可以解决“人脸识别”,但是【无法】解决“复杂四则运算”。

  顺便说一下:
  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最早提出了“系统1/系统2”这两个术语。他也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本《对“伪心理学”说不》的作者。关于此人的更多介绍,可参见“这个维基百科链接”。

◇“两种系统”的科学实验依据


  大脑的两种运作机制,并【不】仅仅是理论假设。在心理学和脑神经学相关的领域,已经获得了相当多的试验证据,表明大脑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运作机制。
  心理学家埃克哈特·赫斯(Eckhard Hess)指出了:【瞳孔】可以反应出大脑处于哪一种运作机制(注:《思考,快与慢》的第2章专门讨论了这个话题)。
  除了观测瞳孔,还可以通过其它物理手段(比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观测脑部的活跃区域,也可以看出大脑在不同的运作机制下,大脑皮层出现不同的活跃区域(关于“大脑活跃区域”的成像,后面会举例)


★两个系统的【分工】


◇“系统1”能够做什么?


  刚才提到——“系统1”只能处理【少数类型】的问题。哪些领域是它擅长的捏?下面列一个简单的清单(该清单仅用于举例,不完整):
人脸识别、表情识别;
看到某些动物(比如:蛇、蜘蛛、蜈蚣)并感到恐惧或厌恶;
听到某首(你熟悉的)乐曲,立即想到名称;
当你(熟练地)骑自行车或开车时,面对突然出现的障碍物,会立即作出反应;
(对于识字的人)一看到某个“字/单词”,就想到读音;
(对于围棋老手)一看到某个棋形,就认出这是“某某定式”;
......

◇哪些是“系统1”无法做到的?(必须转交给“系统2”)


  前面提到:“系统1”擅长的领域是【比较少】滴,更多领域的问题必须由“系统2”来完成。再列一个清单(该清单仅用于举例,不完整):
复杂四则运算;
逻辑推理;
打游戏(尤其你不熟悉的游戏);
面试时,回答主考官的问题(尤其是碰到刁钻的主考官);
理解学术论文(尤其是深奥难懂的那种);
创作(包括:写作、作曲、绘画、编程......);
......


★两个系统的【差异】


  咱们先来聊一下这两个系统的【差异】(表象);然后再去探讨这两个系统的运作机制(本质)。

◇无意识 VS 有意识


  在上一个章节,俺列举了两个系统的分工。聪明的读者应该已经发现了——
“系统1”擅长的领域通常是——【无意识】的活动;
而“系统1”【不】擅长的领域(只能靠“系统2”完成的)通常是——【有意识】的活动,并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注意力集中】。

◇节能 VS 耗能


  前一个小节提到了:“系统2”要想完成某个任务,需要保持【注意力集中】。面对的任务越困难,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就越高。而为了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就需要动用【自控力】。为了长时间地维持自控力,你就需要消耗【能量】
  注:此处所说的【能量】就是物理学中的那个概念;体现在生理学上,就是【血糖水平】(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关于“注意力/自控力”与“能量损耗”的相关性——已经有很多【专业的】心理学书籍和实验证明了这点。除了《思考,快与慢》这本书,还有一个心理学家罗伊·鲍麦斯特(Roy Baumeister)专门写了一本书叫《Willpower》(中译本书名《意志力》),详细谈这个话题。
  考虑到本文的篇幅,俺只简单介绍几个心理学实验:
  实验1
  两组被试,一组从事轻松的脑力任务,另一组从事复杂的脑力任务。任务完成后,让他们自选免费点心,从事【复杂任务】那组人,有【更高比例】选择了“甜食”,并且他们的血糖水平也比另一组【更低】。
  实验2
  两组被试,一组是饥饿状态,一组正常状态。从事【同样的】复杂脑力任务。饥饿组的平均成绩显著【低于】正常组。
  实验3
  两组被试,一组是饥饿状态,一组正常状态。从事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后测量他们坚持了多久才放弃。饥饿组的平均时长显著【低于】正常组。

  上述这些实验反映出:
1. “系统2”从事复杂任务会显著影响(降低)血糖水平
2. 血糖水平(的高低)会显著影响“系统2”从事复杂任务的效率和能力
3. 血糖水平(的高低)会显著影响“自控力/意志力”

◇关于“自控力/意志力”的进一步讨论——这是一项【宝贵资源】


  前面提到了“自控力/意志力”与“能量/血糖水平”的相关性——“血糖水平下降”会降低“自控力/意志力”。
  但是,当你的“自控力/意志力”彻底消耗掉之后,如果(通过进食)立即恢复“血糖水平”,“自控力/意志力”并【不会】立即恢复到峰值(它的恢复是一个较缓慢的过程)。
  另外,除了血糖水平,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你的“自控力/意志力”。比如当你的情绪很差的时候,去从事某个复杂任务,就更容易放弃(说明“自控力/意志力”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另外,“睡眠不足”或者“喝醉酒”也会降低“自控力/意志力”。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自控力/意志力”是一项【宝贵资源】。这点非常重要,希望大伙儿牢记!(后面还会再提及这点)

◇快启动 VS 慢启动


  “系统1”的启动非常快。就拿前面提到的“骑车/开车的例子”。面对【突然出现】的障碍物,“系统1”会在一秒(甚至零点几秒)之内作出反应。
  相比“系统1”而言,“系统2”的启动非常慢。经常听到有句话叫做【进入状态】,用来形容“系统2”非常恰当。
  而且“系统2”的【进入状态】的耗时还与你想要处理的任务的复杂程度有关。如果“系统2”只是处理【简单】任务,“进入状态”的耗时偏【短】;反之,要处理非常复杂的任务,“进入状态”的耗时就偏【长】。你可以形象地理解成——为了处理复杂任务,“系统2”需要达到某种【满负荷运转】的状态。

◇多任务 VS 单任务


  (注:“单任务/多任务”是 IT 行业中关于操作系统的术语,俺在这里借用一下,表示“大脑中两个系统的差异”)

  “系统1”是典型的【多任务】系统
  对于某个熟练骑自行车的人,当他/她在骑车的过程中突然听到某个熟悉的音乐,头脑中可以立即联想到歌名。在“联想到歌名”的同时,依然可以保持自行车的平衡。也就是说,“系统1”能【同时处理】这两个任务,并且“系统1”在多任务的状态下,任务之间【不】互相干扰。

  “系统2”是典型的【单任务】系统
  作为对比,“系统2”同一个瞬间只能处理【单个】任务。如果让“系统2”同时进行两个复杂任务,至少有一个任务会搞砸(通常是两个都搞砸)。关于这点,也已经得到心理学实验的证实。
  俺猜到某些读者会反驳说:马戏团的杂技演员能同时进行多个复杂任务。
  来简单解释一下:杂技演员通过长期训练,已经把复杂任务转化为“系统1”的固有模式。所以从表面上看,杂技演员好像同时进行多个复杂任务,但其实最多只有一个(甚至没有)任务在占用“系统2”。

◇放松型 VS 紧张型


  前面提到:“系统2”的运作需要较高程度地集中注意力——你必须动用“自控力/意志力”来做到这点——在此过程中,你的“自控力/意志力”不断损耗。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所做的实验表明——这个过程会让人很不爽(很辛苦)。《思考,快与慢》一书称之为【认知负担】。
  相比之下,“系统1”的活动是【无意识】滴——不需要集中注意力,也就【不】存在“认知负担”。
  基于上述差异,可以把这两个系统分别称之为“放松型”和“紧张型”。“放松的系统1”也就是俺在博客中经常提到的【心理舒适区】(Comfort Zone)。

  某些读者会问:能否既动用“系统2”又摆脱“认知负担”?
  幸运的是,这种“鱼和熊掌兼得”的奢望是有可能实现滴!(在本文末尾介绍“心流”时,会谈到这个话题)

◇【认知负担】的心理学实验


  先来看两张图:
不见图 请翻墙

  对【左图】,依次说出每个椭圆的颜色,【很容易】——此时只动用了“系统1”。
  对【右图】,依次说出每个单词的颜色,【很困难】——因为单词的“含义与颜色”相冲突,你需要动用“自控力/意志力”去【抑制】“系统1”的下意识反应,同时调动“系统2”以遵循给定的规则。这会导致大脑出现紧张和压力。

  上述的“认知负担”得到了 MRI(核磁共振成像)的验证(如下图)

不见图 请翻墙
(MRI 成像的照片)

  (注:以上案例来自斯坦福大学一篇讨论“神经科学”的文章,出处在“这里”)


★对“两种系统”的【误解】


  (本文发布后,在与读者的讨论过程中发现某些读者会对“系统1/系统2”这个术语产生歧义,特补充这个章节)

◇误解1:把“系统1 & 系统2”简单地理解为“感性 & 理性”


  这种误解很普遍,俺先来澄清一下:
  当初为啥用“系统1”这个术语,而【不】用“感性系统”或“XX系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避免这种误解。
  同样的道理,也不能把“系统1 & 系统2”简单理解为“直觉系统 & 思考系统”。

◇误解2:把“系统1 & 系统2”理解为两个层次


  俺来澄清一下:
  这两个系统,并【不是】简单的层次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而且关于这两者的关系,还有待于心理学的进一步研究。

◇误解3:把“系统1 & 系统2”理解为简单的依赖关系,认为“系统2依赖系统1”


  俺在上一个小节说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而且关于这两者的关系,还有待于心理学的进一步研究。
  暂时还【不能】断言这两者是简单的依赖关系。

◇误解4:把“系统1 & 系统2”理解为大脑中的两个部分


  本文中提到:“系统1的运作”和“系统2的运作”,在大脑中会有不同的活跃区域(脑皮层)。
  这很容易让某些读者误以为这两个系统分别对应了大脑中的两个物理区域。
  但实际情况没有这么简单。比如说:可能某个区域是两个系统都会用到的。可能某个区域在其中一个系统运作时,活跃程度较高;而在另一个系统运作时,活跃程度较低。
  由于存在这方面的误解,某些心理学家改用另一种术语——“1型处理过程”和“2型处理过程”。
  俺认为后面这个术语,会更准确。但考虑到“系统1 & 系统2”已经广为流传,本文中还是继续用原先的术语。


★“系统1”的运作机制


◇“系统1”基于【模式】来运作


  再次回顾一下前面章节列举的“系统1能干的事情”。你会发现:这些事情都可以固化为某种【模式】。
  为了说清楚“系统1”的【模式】,咱们再拿乘法运算来说事儿。
  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在一秒钟内说出 3 x 3 = 9 但绝大部分人都【无法】在一秒内说出 19 x 21 = ?
  同样是乘法运算,为啥差异这么大捏?因为 3 x 3 = 9 已经包含在“乘法口诀表”中。这个“乘法口诀表”就是俺所说的——【固化的模式】。通过这种“固化的模式”,某个外部的刺激(输入)可以在模式中直接找到“匹配项”并以此作为大脑的反馈(输出)。
  为啥围棋高手可以【立即】识别出“某个棋形属于XX定式”,道理也类似。因为他们经历了成千上万的实战或打谱,那些常见定式已经成为头脑中的【固有模式】。

◇先天模式(先验的) VS 后天模式(经验的)


  “系统1”的模式,有些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有些是后天的(习得性的)。
  比如刚才提到的“识别围棋定式”,显然是后天强化的;而像“人脸的表情识别”就属于先天的——比如:有些新生婴儿的情绪会受到父母脸部表情的影响。
  顺便说一下:
  在哲学的“认识论”领域中,“与生俱来”也称之为“先验的”;“后天习得”也称之为“经验的”。

◇为啥会有【先天模式】?——进化心理学的解释


  俺之前在《股市点评:为啥大多数散户必定亏钱?——心理学层面的分析》中提到过【进化心理学】,当年博文中的一段话,拿到这里依然适用(如下):
因为人类进化过程中,处于原始社会的时间很长(从南方古猿一直演化到智人,每个阶段的跨度都是“十几万年~几百万年”的数量级),而人类文明史却很短(也就几千年)。几千年的时间,【不】足以让大脑产生显著的进化。所以咱们的大脑,实际上还停留在原始社会阶段。
  为啥大脑很擅长“人脸识别”捏?因为在原始社会中,同一部落的人需要相互协作,而不同部落之间经常会出现争斗。所以,【快速判断】某个人脸是“熟人 or 陌生人”,其表情是“高兴 or 愤怒”,这属于非常重要的【生存技能】。缺少该技能的人,更不利于生存(更容易被淘汰掉);具备该技能的人,更有利于生存(其基因更能得到延续)。
  同样的道理——原始社会中根本就【不】需要进行“两位数乘法”,所以“系统1”压根儿就【没有】去发展(演化)这种能力。

  引申阅读:
  俺网盘上分享了一本《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瞧一瞧。

◇“系统1”可能会引发哪些【认知谬误】


  在《思考,快与慢》一书讨论了很多“系统1”导致的认知谬误。俺挑选其中几个让大伙儿瞧一瞧:
眼见为实
“亲眼看到的”更容易留下深刻且持久的印象;“【没】亲眼看到的”(相比之下)更容易被忽略。

以偏概全
更看重【个例】(尤其是身边所见的个例),更容易忽略【统计数字】。
因为“统计数字”太抽象,而【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个例,会受到【眼见为实】的强化。

光环效应
这个效应,知道的人比较多。
相关讨论可参见“这篇博文”。

前景理论
对【变化】的感知比对形态的感知更敏锐。(不妨回忆一下“温水煮青蛙”的故事)

损失厌恶情结
参见“这篇博文”的讨论。

误判概率
“系统1”极度【不】擅长处理概率问题。很多时候,它会【过高】预测【乐观】事物的概率;【过低】预测【悲观】事物的概率。
顺便说一下:这也就是程序员预测项目进度总是偏乐观的原因之一。

锚定效应
大部分人【不】熟悉这个效应。待会儿俺要拿“锚定效应”来举例。

假性因果
“系统1”总是企图为不相关的事物找出因果关系。
比如说:“阴谋论”就与这个思维谬误密切相关(“这篇博文”扫盲了阴谋论的弊端)
......
(显然,以上列出的只是一小部分)

◇引申阅读


  认知谬误经常被利用来进行【洗脑】。俺博客上已经写了很多【反洗脑】的扫盲教程,挑选几篇列在下面,供参考:
扫盲逻辑谬误——以五毛言论为反面教材
比“欺骗”更有效的洗脑——基于【双重思想】的思维控制
比“欺骗”更狡猾的洗脑——基于【真实数据】进行忽悠
聊聊洗脑和脑残——分析“脑残的起源”和“脑残的觉醒”
如何用互联网进行“反洗脑”和“政治启蒙”——分享若干个人经验

  俺的网盘上分享了《清醒思考的艺术(上篇)、明智行动的艺术(下篇)》,里面汇总了很多思维谬误。
  提醒一下:此书的英文原著是《The Art of Thinking Clearly》。中文版出了两本,分别对应原著的前后两部分。


★“系统2”的运作机制


  目前对“系统2”的研究还不够,关于它的很多内部运作机制也还【没】完全搞明白。
  所以在这个章节中,俺只介绍少数重要的,并且(在科学研究中)比较有定论的东东。

◇“系统2”具有严重的【惰性】


  关于这个论点,俺直接引述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所说的话:
系统2的典型特征表现在其各项活动都需要努力,但其自身却很懒惰。除了必需的努力外,它不愿多付出,哪怕是一点点。

◇为啥会有严重的【惰性】?


  在之前的章节,俺已经提到了【进化心理学】,咱们继续用它来解释“系统2”的【惰性】。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过程中,经历了狩猎业、采集业、农业。在狩猎业和采集业,食品是严重匮乏滴;农业出现之后,食品问题有所缓解,但还远远算不上充足。而前面俺已经提到——“系统2”是【耗能】大户。于是,“食品匮乏”与“系统2消耗能量”就构成一个尖锐矛盾。解决方法包括如下:
1. 经常碰到的任务,尽可能由“系统1”来完成(比如前面多次提及的“人脸识别”)
2. 即使碰到某个任务,“系统1”搞不定,需要动用“系统2”。“系统2”也要【省着点用】——这也就是卡尼曼在书中对“系统2”的评价:其自身却很懒惰。除了必需的努力外,它不愿多付出,哪怕是一点点。

◇智力因素 VS 理性因素


  本文前面提到的那位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就是最早指出大脑具有两种系统的那位),在他的著作《理性和反思性思维》(Rationality and Reflective Mind)中对【系统2】作了进一步探讨。他认为“系统2”包含【两种思维能力】。基思·斯坦诺维奇分别称之为“算法”和“理性”。但是俺觉得“算法”一词太抽象,所以在本章节中,俺称之为“智力因素”和“理性因素”。

  所谓的“智力因素”
  指的是——能够进行复杂的计算(此处所说的“计算”是广义滴,【不仅仅】指数学计算,还包括:推理、分析、归纳......)。这个因素比较容易理解,俺就不展开啦。

  所谓的“理性因素”
  如果换一种说法就是指:“系统2”的【勤快程度】。根据基思·斯坦诺维奇的理论——如果“系统2”的理性水平【弱】,在解决问题时就更容易接受一些【直觉型】的答案;反之,如果“系统2”的理性水平【强】,即使发现了【直觉型】的答案,还会再次进行【确认与反思】。
  仅仅是这样描述,俺估计很多读者还是不太明白“理性水平的强弱”到底有啥区别。所以俺从《思考,快与慢》的第3章里面剽窃一个例子(引文如下,粗体是俺标注滴):
  下面是一个相对简单的难题。别费力去分析它,凭直觉做做看:

球拍和球共花1.10美元。
球拍比球贵1美元。
球多少钱?

(编程随想注:请先【快速】想一下这道题,再往下看)








  你会马上想到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当然就是10(即10美分)。这道简单的难题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它能引出一个直觉性的、吸引人的但却错误的答案。计算一下,你就会发现。如果球花费10美分的话,总共就要花1.20美元(球10美分,球拍1.10美元),而不是1.10美元。正确答案是5美分。我们可以假设:那些最终得出正确答案的人也想到了这个错误答案,只是他们不知通过什么办法成功抵制住了直觉的诱惑,最终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肖恩·弗雷德里克(Shane Frederick)和我对基于两个系统的判断理论进行了共同研究,他用这个球拍和球的测试来研究一个核心问题:系统2对系统1的各类方案监视得有多严密?他进行了这样的推理:那些说球为10美分的人让我们了解到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这些人没有认真验证这个答案是否正确,而且他们的系统2倾向于直觉性的答案。其实他们只要稍稍动脑想一下,就会否定这个直觉性的答案。......没有验证答案,这是一个明显的失误,因为验证根本不费什么事。......只要稍微动动脑子就可以避免这个令人窘迫的错误。认为答案是10美分的人显然不爱动脑筋,而说出正确答案的人显然思维更活跃。
  上万名大学生都回答了这个球拍和球的问题,其结果令人吃惊。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中 50% 以上的学生给出了这个直觉性的错误答案。在声誉稍差一点的大学里,则有 80% 以上的学生没有验证答案就脱口而出。
......
  在这些小实验中,答错问题显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其原因是精神动力不足,而不是努力程度不够。......避免思维上懒惰的人可以被叫做“勤快人”。他们更机警,思维更活跃,不会满足于貌似正确的答案,对自己的直觉也常持怀疑态度。

◇小结


  本章节末尾,简单总结一下。俺想要强调的是——规避认知谬误,其中一个关键在于“系统2”的【理性程度】(勤快程度)
  当然啦,“扫盲认知谬误的知识”,也是很重要滴。比如俺曾经写过一篇《扫盲逻辑谬误——以五毛言论为反面教材》。但是大部分人,即使完全掌握了这些认知谬误,还是会落入相关的思维陷阱。为啥捏?因为大部分人就算熟练掌握认知谬误,还是无法显著提升“系统2”的【理性程度】(勤快程度)。
  那么,如何提升“系统2”的【理性程度】(勤快程度)捏?在本文最后3个章节,俺将分享若干个人经验。


★为啥运用【系统2】的难度比较大?


  如果你有耐心,一直看到这里。恭喜你,咱们要开始切入正题啦!
  由于“系统1”是根据【固有模式】作出反应/反馈;所以,“系统1”的运作【没资格】称之为“独立思考”。换句话说,只有当你运用“系统2”来解决问题的时候,才有资格称之为【独立思考】。
  通过本章节的阐述,当你理解了“运用系统2的难度”;自然也就理解了“独立思考的难度”。

◇“心理舒适区”的【成瘾性】


  俺在前面已经提到:“系统1”的运作是【放松型】滴。当你的大脑中只启动“系统1”,你就处于【心理舒适区】(Comfort Zone)。
  “心理舒适区”具有某种【成瘾性】——你停留于其中的时间越久,你就越难以摆脱它;反之亦然。
  所以,“心理舒适区”会导致一种【马太效应】(该效应俗称“两极分化”)——越经常思考的人,就越来越善于思考;越少思考的人,就越来越难以思考。

◇短路原则——“系统2”被直接绕过


  “短路原则”有时候也被称为“最省力原则”(在《思考,快与慢》中也有提及)。它指的是——如果某个任务可以由“系统1”搞定,就不会再让“系统2”参与。
  为啥会有“短路原则”捏?如果你已经很熟悉这两个系统的差异,就能发现“短路原则”源自于——
1. 基于【速度】的因素
“系统2”的速度太慢。既然“系统1”已经搞定了,大脑觉得没必要再动用“系统2”啦。
2. 基于【节能】的因素
“系统1”是【无】意识滴,不需要动用“注意力/自控力”。而“系统2”需要动用“注意力/自控力”,会显著消耗能量。

  “短路原则”可以用来解释——摆脱偏见很难。当你形成了某种【根深蒂固】的偏见,通常说明这种偏见已经成为“系统1”里面的固化模式。你接收到的信息如果匹配该模式,直接被“系统1”处理掉了(此时“系统2”被绕过)。

◇“系统1”对“系统2”的【误导性】影响


  关于这个方面,俺以【锚定效应】来举例(因为很多读者不太了解此效应,趁机扫盲一下)。
  这个效应指的是:当你思考某个问题时,你会很随意地从周围环境中获得某个事物(可能是完全无关的事物)充当参照物(也就是“锚点”)。
  下面是某个心理学实验:
  对 A、B 两组被试,让他们填写一份问卷。问卷上有一系列历史名人,要求填写这些名人大概死于几岁。参与测试的人都知道这些名人,但未必记得他们的死亡年龄,只能进行大致的估计。
  对于“A组”,他们的座位上标有一个随机数字。这个数字大概是几百或几千(很显然与年龄没啥关系);对于“B组”,座位上没有标数字。
  测试的结果,“A组”的问卷,对年龄的猜测显著高于“B组”。测试之后,再去询问“A组”的测试人员,相当比例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座位上标有数字。
  从这个测试可以看出:“系统1”在下意识(无意识)的情况下收集到的信息,也影响到了“系统2”。

  如果你以为“锚定效应”只出现在自己陌生的领域,那你就低估了它的影响力。另一个实验选择的“被试”来自房地产行业多年的从业人员,让他们对某个房产进行估值。同样是分为两组进行对照,同样观察到类似的“锚定效应”。
  也就是说:即使在你非常熟悉的领域,也可能受到锚定效应误导

◇环境干扰因素


  “环境的干扰”会打断人的思路,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俺想要强调的是——“环境干扰”对不同类型的思维活动,破坏性也是不同滴!
  技术大牛 Paul Graham 在《黑客与画家》(Hackers and Painters)一书中,提到了“不同工种”对干扰的忍受程度,引文如下:
不同的工作对“不受干扰”有不同的要求。文稿校对人员每15分钟被打断一次,工作效率也不会有太大损失。但是,程序员要求的“不受干扰”的时间是非常长的,有时你要用1个小时才刚刚把一个问题理清。所以,人事部突然打电话要你去填一张表格,会造成巨大的成本损失。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你打扰程序员让他们从屏幕前扭过头回答问题时,他们会恶狠狠地盯着你的原因。他们大脑内部精心构建的逻辑结构,瞬间就崩溃了。
(注:俺把上述引文中的“黑客”替换为“程序员”。因为“黑客”一词会产生歧义)

  引申阅读:
  在下面这本书中,用大量篇幅谈了“排除干扰”的话题。此书虽然出自软件开发行业,但其中所谈的管理之道,适用于任何一个需要【复杂脑力活动】的行业。俺本人从事管理工作之后,从此书中获益甚多。
人件》(Peopleware——Productive Projects and Teams)

◇时间因素


  有些复杂的思维活动需要持续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如果你的时间是【碎片化】的,就难以进入这种状态。
  这也就是,为啥很多程序员是夜猫子。因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太有人来打扰,可以在长达几个小时里,专注地编码。(俺当年做程序员的时候,也是如此)


★如何提升思维能力——【锻炼】的重要性


  关于“系统2”的理性程度(勤快程度),前面已经说过了。有些人的“系统2”更加勤快,这类人出现【直觉型错误】的概率会显著低于那些“系统2”更加懒惰的人。
  “系统2”的勤快程度,就跟“肌肉”一样是可以锻炼的。你频繁地动用“系统2”进行思考(尤其是复杂思考),“系统2”就变得活跃起来。
  至于如何锻炼,方法非常多。下面俺举几个例子,供参考。提醒一下:大伙儿要对“俺的例子”进行【举一反三】。

◇举例——阅读【内容】的选择


  消遣性的内容,通常不需要动用“系统2”——这也就是“消遣性”一词的缘由。如果某个内容需要频繁动用“系统2”,就会造成【认知负担】,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无法达到“消遣”的效果。
  所以,对消遣性的内容,偶尔看看问题不大;但如果你把大量的业余时间用来阅读消遣性内容,对“思维能力”有害无益——请回顾刚才提到的:“心理舒适区”【成瘾性】
  比如俺本人就很少看消遣性内容(关于这点,曾经在博客评论区交流过)

  为了经常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你需要多看一些【费脑筋】的内容。
  说到这个话题,俺强烈建议:多接触和学习【不同领域】。这么干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石 N 鸟】,其好处至少包括:
1. 学习【新】领域,肯定要动用“系统2”——锻炼了思维能力。
2. 拓宽了你的知识面。
3. 如果你挑选【恰当的】领域进行学习,还可以增强【个人竞争力】。
4. 你学习的新领域越多,你就越容易掌握【学习的技巧】;今后再学习其它新领域,效率就会更高。(这是一种【良性正反馈】)

◇举例——阅读【方式】的选择


  在下面这篇博文中,俺推荐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是一本【关于书籍的书籍】,很重要!
<如何阅读一本书>——书评及内容纲要

  此书中提到了阅读的“4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这4个层次有依赖关系——“后面的层次”要依赖“前面的层次”。俺建议大伙儿多进行【后2个层次】——“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因为后面两个层次,会更多地动用“系统2”。并且后面两个层次也更有利于你学到东西。

◇举例——【弱】批判思维


  不爱思考的人有一个特点:每当听到与自己冲突的观点/意见/理论,就直接忽略掉。
  如果你想提升思维能力(尤其是“系统2”),当你听到与自己冲突的观点/意见/理论,你应该【仔细想一下】,对方是否存在某种谬误?在寻找对方谬误的过程中,你不要只满足于找到【某个】谬误,要尽力找到【全部】谬误。
  在批判性思维的理论中,这种称之为“【弱】批判思维”。

◇举例——【强】批判思维


  当你听到与自己冲突的观点/意见/理论,在完成“弱批判思维”之后,还要再反问一下:有没有可能对方是正确的,而自己是错误的?
  “对【自身】的批判性思维”,称之为“【强】批判思维”。做到这点【很难】——因为大多数人【不愿意质疑和反思自己】
  但如果你达到了这个 level,好处会很明显——你就能更多地消除自己的弱点和缺陷。

◇引申阅读


  关于“批判性思维”,可以参考俺的网盘上的《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
  此书的开头部分就提到了“弱批判思维”和“强批判思维”,另外还介绍了各种思维谬误。

  关于“学习新领域”和“拓展知识面”,可以参考《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如何提升思维能力——【媒介】的重要性


  在如今的这个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都知道“信息的重要性”。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忽略了“【媒介】的重要性”。

◇媒介即信息


  有一个传播学领域的大牛叫“马歇尔·麦克卢汉”,他的代表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是传播学领域【划时代】的经典著作。贯穿此书的核心观点是【媒介即信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针对这句话的论述,足以写好几个大部头著作。为了避免篇幅太长,俺只【简单扫盲】他这个观点——
  在麦克卢汉之前,传播学的学者只是关注媒介【内容】对受众的影响;麦克卢汉这个大牛率先指出:媒介的【形式】非常重要(甚至可能比内容更重要)。

  关于“媒介【形式】的重要性”,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讨论;在本文中,俺只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下面这句话是俺要特别强调滴!

有的媒介【形式】会促进你的思考
有的媒介【形式】会抑制你的思考

◇【被动】的媒介形式,有啥弊端?


  假设同一本书,采用两种【形式】来呈现——其一是“纸版书或电子书”;其二是“有声读物”。对于前者,你用【肉眼】阅读它;对于后者,你用【耳朵】听它朗读。这时候,差别就体现出来啦!
  在【肉眼阅读】的时候,你是【主动】滴。因此,当你出现理解上的困难,或者当你需要作进一步的思考,可以调整阅读速度。
  而使用【有声读物】,你是【被动】滴。为了跟上阅读节奏,大脑会【抑制】“系统2”的启动(前面说了,它启动比较慢)。所以,对于【有声读物】这种媒介,你很难在“听的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最多只能进行一些肤浅的思考。

  估计某些读者会反驳说:在听“有声读物”时,也可以按“暂停键”。
  俺来解释一下:
1. 每个人对信息的处理速度会有差异。甚至同一人对不同内容的处理速度也有差异。这个速度差异,靠“暂停键”【无法】解决
2. 如果你时刻保持警惕,准备随时按下“暂停键”,此时你已经分摊了一部分注意力。再次强调:“自控力/意志力”是一项【宝贵资源】(尤其当你需要复杂思维时)

  说完“有声读物”,再来说“视频”。某些聪明的读者在看前面一段时,应该已经联想到了——【视频】这种媒介与【有声读物】是类似滴——观看视频时,你也处于【被动】状态。除了【被动】导致的弊端,“视频”这种媒介形式还有其它很多弊端,具体请参见《为啥俺很少看视频?——兼谈“视频”与“文本”在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差异

◇【碎片化】的媒介形式,有啥弊端?


  说完【被动型认知】的缺点,再来说说【碎片化】的缺点。这个缺点在社交网络(SNS)上尤其明显。
  当你阅读碎片化信息时,注意力不断地在各个信息之间跳转。这样一种阅读习惯,会弱化你【保持注意力】的能力。久而久之,有可能导致“阅读障碍”——因为无法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难以阅读【长篇】内容(尤其是长篇且复杂的内容)。

  引申阅读:
  刚才谈的是互联网导致的【碎片化】问题。下面这篇博文对比了几个媒介【形式】的优缺点。
“传统博客”过时了吗?——兼谈各种媒介形态的优缺点

◇为啥【书籍】是更好的媒介形式?


  为了避免有人抬杠,再次强调:当俺说“书籍是更好的东西”,指的是书籍这种媒介【形式】,不是指“内容”。
  书籍在【认知】方面的优势【至少】包括如下几点:

  1、主动性
  (关于这点,刚才已经讨论过)

  2、系统性
  在前面章节,俺已经强烈建议:学习新领域属于“一石N鸟”的好事儿。当你想要掌握某个新领域,需要对该领域的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
  这方面,书籍明显优于其它媒介形式。绝大部分基于网络的媒介形式(邮件、聊天工具、博客、论坛、问答网站......)都难以帮助你系统性地掌握某个领域(尤其是比较复杂的领域)。
  越是复杂的领域,书籍在【系统性】方面的优势就越明显。

  3、深刻性
  某些话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复杂度,很难用简短的文字讨论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微博(microblog)存在字数限制,缺点就非常突出;博文没有【显式】的字数限制,这方面就明显优于微博。但博文存在【隐式】的字数限制。因为很少有博主能写出【长篇博文】(俺属于极少数经常写长篇原创博文的博主)。
  论坛或问答网站,情况也类似——存在【隐式】的字数限制。
  与上述这些媒介形式相比,书籍完全【没有】字数限制。

  引申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书评及内容纲要


★如何提升思维能力——【兴趣】的重要性


  有句格言叫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本文的最后一个章节,俺来谈谈“兴趣”对于提升思维能力的作用。

◇什么是“兴趣”?


  对“兴趣”一词,有很多不同的理解(甚至误解)。
  为了避免理解上的分歧,建议你先看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兴趣爱好?以及它有啥好处?》。

◇从“兴趣”聊到【多巴胺


  前面俺提到了“认知负担”。这种负担会消耗“自控力/意志力”。(俺第 N 次强调:“自控力/意志力”是一项【宝贵资源】
  兴趣的好处在于——当你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你会获得某种【快感】(快感来自于大脑分泌的【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多巴胺带来的快感”有助于抵消——认知负担造成的紧张感和心理压力。如此一来,你的宝贵资源就得到节约。

  那么,啥时候需要动用“自控力/意志力”这个宝贵资源捏?
  前不久(2019年初)正好与读者在评论区讨论到此问题,下面是俺个人观点:
  那些【简单】的事情(不需要复杂思维,已经让“系统1”包办了),本来就不太消耗“自控力/意志力”;
  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不值得你动用这项资源;
  那些【重要】且需要【复杂思维】的事情,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你感兴趣的”;其二是“你不感兴趣的”。
  为了让“自控力/意志力”的效果最大化,你只在【第二类】事情动用这项资源;对于第一类事情,让“多巴胺”来帮你抵消“认知负担”造成的压力。

◇从“兴趣”聊到【心流


  (简单地说)“心流”是指:从事某个活动时,达到【忘我】的境界。
  心流的【好处】在于——当你处于这种状态,【没有】认知负担,而且还会有一种超爽的体验(高度的兴奋感和满足感)。

  在古代的佛教或瑜伽中有类似的描述。现代心理学已经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研究。“心流”(Flow)一词就出自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此人是研究这种现象的权威。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给出了下面这个【“技能-挑战”模型】。如图所示:当你在某个领域达到【高水平技能】,同时你还面临该领域【高难度任务】的挑战,就有【可能】达到“心流状态”(此处说的是“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不见图 请翻墙
(此图剽窃自维基百科关于“心流”的介绍)

  俺想要强调的是——“心流”与兴趣的关系。你对某个领域的兴趣越大,你越有可能在上述模型的两个维度同时达到 high。在【没】兴趣的情况下,或许也能达到心流的状态,但俺认为更【不】容易出现。

  引申阅读:
  考虑到本文已经很长,关于“心流”就不细聊啦,感兴趣的同学自己去看如下两本书,其作者就是刚才提到的那位“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

◇“兴趣”产生的【良性正反馈】


  前面两个小节分别提到了“多巴胺”和“心流”。这两者东西都有助于【消除认知负担】。
  消除这种负担之后,(在你感兴趣的领域)就更容易进行【长久】且【复杂】的思考。于是你在这个领域中的能力提升就会更显著。如此一来,你对这个领域的兴趣会被进一步强化(然后又带来更多“心流、多巴胺”)
  这就是俺所说的【良性正反馈】。


俺博客上,和本文相关的帖子(需翻墙)
学习与人生——700篇博文之感悟
时间与人生——跨入本世纪20年代的随想
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成功学批判——简述其危害性及各种谬误
什么是【真正的】兴趣爱好?以及它有啥好处?
为啥俺不常用微博?——兼谈时间管理心得
为啥俺很少看视频?——兼谈“视频”与“文本”在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差异
“传统博客”过时了吗?——兼谈各种媒介形态的优缺点
扫盲逻辑谬误——以五毛言论为反面教材
比“欺骗”更有效的洗脑——基于【双重思想】的思维控制
比“欺骗”更狡猾的洗脑——基于【真实数据】进行忽悠
聊聊洗脑和脑残——分析“脑残的起源”和“脑残的觉醒”
如何用互联网进行“反洗脑”和“政治启蒙”——分享若干个人经验
思维的误区:从“沉没成本谬误”到“损失厌恶情结”
思维的误区:幸存者偏见——顺便推荐巴菲特最著名的演讲
股市点评:为啥大多数散户必定亏钱?——心理学层面的分析
光环效应引发的认知误区
聊聊【阴谋论】流行的原因及其弊端

459 条评论:

  1. 编程随想的小儿子2019年3月21日 15:41:00

    爸爸总于发文章了

    回复删除
    回复
    1. 编程随想下台2019年3月21日 18:34:00

      编程随想 你说要删除恶意广告 一条没删过 光删除愤怒的读者发言 好意思赖在博主大位?快辞职下台 交给你的儿子 给老熟人们一个交代!

      删除
  2. TO 博主

    又有干货,先评后看。

    回复删除
    回复
    1. TO 博主

      想到哪儿写哪儿。。。

      “智力因素”vs“理性因素”那一小节,建议补充《清醒思考的艺术: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作为引申阅读。经过锻炼,可能对这些思维错误就从智力融入到理性。

      对于系统一和系统二,俺读过这么一种类比:如果大脑是议会,系统一是议会的众议院,起主导作用,容易头脑发热。系统二是参议院,更加理性,但是相比众议院,决策时的影响力小。

      读到“兴趣”那一节,俺想到某些天朝虎爸虎妈教训孩子“兴趣不能当饭吃”。貌似在天朝这种态度还挺普遍。

      删除
    2. TO 博主

      最近做了些阅读,下面的某些问题俺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有一些没有;想跟博主讨论。

      1. 现在越来越多的知名媒体(比如《纽约时报》,《连线》)都建起了【付费墙】。在互联网时代,付费墙这种做法能拯救这些媒体吗?
      除了广告收入,这些媒体还有什么经济手段存活?付费墙这种做法是不是有违大众媒体的”大众“本质?
      俺认为如果像Youtube那样,像某个新闻平台缴纳少数费用,然后可以【自由订阅】平台上的任意一个新闻媒体,甚好。

      2. 俺最近看了《纽约时报》这篇报道[1]。提到美国的某些盟友(比如英国)目前来讲并没有意图【完全】取缔华为。理由是[quote]security risks can
      be managed by closely scrutinizing the company and its software.[/quote]。光是监控华为的软硬件不能缓解风险吧?为啥美国的某些盟友不想完全取缔华为?因为成本?
      (华为的5G设备据说比其他公司便宜)因为不想得罪朝廷?俺觉得中美科技战,就算华为没完全被屏蔽,天朝也赢不了。

      3. 新疆集中营。几年前博主在《你意想不到的恐怖主义帮手——昆明暴力袭击事件随想》一文中提到了朝廷维稳系统高层官员为了【钱】和【权】,故意激化民族冲突。
      新疆的集中营是这个”李成梁式“维稳系统演化到极致吗?还是朝廷高层(习呆呆本人)授意的?

      4.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形。如果朝廷牺牲掉【资本自由流动】,保住另外两个条件,具体有什么【后果】?朝廷本来为了防止资本外逃不是想要越来越严的资本管制吗?

      删除
    3. (接2单元)

      5. 在博主那篇马克思博文,有提到:
      [quote]
      “后资本主义社会”依然是“资本主义”的,但是在社会结构上与先前会有显著差异。
      制造业工人的比例正在稳步下降(该群体的影响力也在下降)。
      关键性的【生产资料】不再是“资本”或“自然资源”,而是【知识】。
      不同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劳动者,【后】资本主义时代的知识工人既拥有【生产资料】又拥有【生产工具】。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知道如何把【资本】用于生产;在【后】资本主义社会,知识工人知道如何把【知识】用于生产。
      知识工人(纯脑力劳动者)已经形成一个足够大,足够影响力的群体(中产阶级)。
      [/quote]
      欧洲很多左翼(社会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政党二十一世纪的衰落,是不是和“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有密切关系?俺觉得是的,简而言之就是左翼政党的传统票仓 --- 工人阶级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缩小。以德国为例,主流的“社会民主党”和”基民盟“支持率十年来不断下跌。偏向古典自由主义的自由民主党和环保主义的绿党支持率上升[2]。政治局面很可能重新洗牌。

      6. 还是有关欧洲。苏东剧变后,为什么很多前共产党国家民族主义高涨 (难民潮之前也是如此)?比如波兰,匈牙利等国家虽然有民主,但是认为他们的国家是只有波兰人,匈牙利人有资格享受的(换句话说,很排外)。德国统一后的前东德也有这种思潮。这种【民族一元化】的倾向是什么?是不是因为共产党统治很久,留下烂摊子还没解决,想先享受一下经济增长的好处,才会变得更宽容?

      7.恐怖主义。最近新西兰发生的恐怖事件让俺想起几年前欧洲发生的很多恐怖袭击。博主认为是否像《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提到的,这些恐怖袭击的始作俑者往往是社会上的loser,将自己的生活托付给某种抽象的,”神圣“的事业? 对付这种人,光是普及批判性思维恐怕不够吧?

      删除
    4. 8.逛旧博文和评论区时,读到了博主在这里[3]的评论,想探讨一下
      [quote]
      如今天朝还不是老大,还不能自己制定游戏规则。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学会更好地利用游戏规则来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在没有成为老大的情况下,如果要挑战现有的游戏规则,会死得很难看)
      [/quote]
      这里不限于地缘政治。俺想问的是,“不是老大”应该只是一个必要条件把?
      俺觉得应该还有至少几个条件,既可以是充分的,也可以是必要的。
      8.1 老大和老二的【距离】多大?
      8.2 老大的盟友和老二的盟友,【数量】和【质量】的差距是啥?
      8.3 除了老二,其他博弈对象对【修改】游戏规则是赞同,反对还是中立?

      删除
    5. (接4单元)

      补充来源:

      [1] https://www.nytimes.com/2019/03/17/us/politics/huawei-ban.html
      [2] https://www.nytimes.com/2019/03/06/opinion/germany-greens-liberals.html
      [3] 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6/07/Misunderstandings-About-South-China-Sea.html?comment=1469989857403

      删除
    6. TO 博主

      俺一单元指的[quote]对这些思维错误就从智力融入到理性[/quote]是指在【确认与反思】的过程中考虑到这些思维误区。其实【认知谬误】那一小节可能更合适放《清醒思考的艺术》作为引申阅读。

      删除
    7. (接6单元)

      针对“阅读内容的选择”,俺认为新的领域最好跟你所熟悉的领域有较强的相关性。比如说张三对历史兴趣很大,但是对编程是菜鸟,这是张三可以从“编程语言的历史”(举例)下手,开始了解编程。

      删除
    8. 俺的大屌只会射精,有什么和射精的相关性较强的?俺也试试

      删除
    9. 回来看看。
      这种既不蹭热度,也不八卦的文章总是很少有人认真看 :)
      俺看到那个提出[b]心流[/b]的心理学家[quote]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i]Mihaly Csikszentmihalyi[/i])[/quote]时,有个想法:
      我尝试记住他的中文名字,却发现十分费劲,名字的长度并不是主要因素【九个字而已】。
      所以,中式名字与外国名字也有类似【系统1】和【系统2】的区别,俺暂且接受后者在十分熟悉后能被转化到【系统1】。

      删除
    10. 俺也有刷微博的恶习,很难改掉 :(
      坐车和坐马桶时看书【纸质】可能要好一些。
      [quote]在听“有声读物”时,也可以按“暂停键”。[/quote]
      俺本想反驳这个。
      终止【看】这个动作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看】和【听】的主动和被动情况也很模糊。
      两者都是与生俱来的能力,都属于【系统1】
      虽然如此,俺也想到了:
      关键在于:这两个能力的终止条件。
      【不看书】很简单,合上眼睑就OK,读者群想必已操练过上亿次,也就是说我们随时会重新开始去看书,要终止需要的注意力,在【非条件反射——眨眼】的帮助下,很弱。视觉残留也不过一帧(1/24 Second),要记住一歌高清图像是很费力滴。
      【不听】就没那么简单了,需要运用专注力摆脱,这没有【系统1】的帮助,要消耗的能量大得多。

      删除
    11.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12. TO 挪威森林猫(1单元)
      多谢老熟人提醒 :)
      已经把《清醒思考的艺术》一书补充到博文中,与“反洗脑”的那几个博文链接放在一起。


      关于“兴趣”
      “兴趣不能当饭吃”这句话,充分反映了咱们天朝的急功近利。

      俺博客的动态标题中有一句:
      [quote]
      信仰不能当饭吃,所以不重要;
      民主不能当饭吃,所以不重要;
      自由不能当饭吃,所以不重要;
      ...
      对中国人来说,不能当饭吃的,都不重要!
      我们信奉了猪的生活原则,也就得到了猪的命运——迟早给别人当饭吃。
      [/quote]

      删除
    13. (接上一单元)
      关于“两院制”的比喻
      把“众议院”比作“系统1”,众议员听了会不高兴滴 :)

      关于“参众两院”的权力
      你提到说:
      [quote]参议院,更加理性,但是相比众议院,决策时的影响力小。[/quote]

      最后半句,会让人觉得“参议院”的权力小。
      但俺个人认为:参众两院的权力,还是比较均衡滴。
      比如说“立法”
      任何法案需要两院【都】批准才能生效,而且两院批准的版本要完全一致(一字不差)。

      两院的均衡,是有历史根源滴。
      当初立宪的时候,“大州”与“小州”吵得不可开交,都快打起来了。
      最后双方都妥协,才搞出了这个两院制。
      美国的“两院制”与很多国家不同,美国的这两院,都有实权。
      众议院以【人口比例】分配席位,照顾了【大州】;
      参议院每个州两席,照顾了【小州】。

      更多介绍可以参考《[url=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6/06/USA-Separation-of-Powers-with-Balances.html]聊聊美国政体中的权力制衡——不仅仅是三权分立[/url]》一文。

      删除
    14. TO 挪威森林猫(2单元)
      关于“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
      除了依靠“在线广告”和“付费墙”,还有一个出路是——被互联网巨头收购。
      (比如:亚马逊收购了《华盛顿邮报》)
      互联网巨头有其它的收入来源,养一个顶级媒体,钞票方面没啥困难。
      然后,互联网巨头可以借此扩大自己的战线。

      关于“付费墙”
      俺本人是比较讨厌“付费墙”滴。

      “付费墙”就如同当年美国唱片联盟想要扼杀 BT 下载。
      这两种做法,都是传统行业面临互联网挑战之后的垂死挣扎。
      大牛 KK 曾经说过(大意):
      [quote]只有两种行业:一种已经被互联网颠覆,另一种正在被互联网颠覆[/quote]

      删除
    15. (接上一单元)
      关于华为的安全问题
      正好前不久也聊过。具体参见如下链接:
      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9/03/Misunderstand-Free-and-Open-Source-Software.html?comment=1552295761323
      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9/03/Misunderstand-Free-and-Open-Source-Software.html?comment=1552385529063

      某些美国盟友【声称】要继续用华为,可能有几个原因:
      1、成本因素
      2、以此来与美国佬讨价还价(“讨价还价”这招,川普也经常用)


      关于“新疆集中营”
      到底是哪一层官僚系统授意这么干的。
      俺了解的信息还不够多,暂时无法判断。


      关于“蒙代尔三角形”
      如果【彻底】禁止资本流动,副作用会很大。
      (这个副作用,是朝廷不愿意看到滴)

      “蒙代尔三角形”的每一个维度并【不是】 0 和 1 的关系;可以是一个【区间】。
      所以,朝廷方面可以对“资本自由流动”这个维度做一些限制,但又不完全限死。

      删除
    16. TO 挪威森林猫(3单元)
      关于“后资本主义社会”
      德鲁克提到的【知识工人】显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马克思不知道有【知识工人】这回事,还情有可原(毕竟马教主存在【时代局限性】)。
      如今的很多社会主义分子(马列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依然没有认识到【知识工人】带来的根本性变化,真的是太【后知后觉】了。

      俺还要再补充一点:
      【知识工人】出现之后,下一个带来深刻变化的是——【弱AI】开始被广泛应用,很多行业/工种,会被替代掉。
      这个玩意儿也会造成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应该不亚于【知识工人】造成的变化。

      至于【强 AI】
      俺赞同某些 AI 研究学者的说法——
      目前没有人能预测【强 AI】会带来何种变化。
      (注:如果出现【强 AI】,其能力很可能会超出人类的理解力。这就如同——你不可能指望猴子去理解量子力学)

      删除
    17. (接上一单元)
      关于“东欧巨变后的民族主义”
      俺觉得有如下几个原因:

      1、
      很多欧洲国家本来就缺少【包容多民族】的历史背景
      (在这方面,美国属于非常特殊的——天生就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社会)

      2、
      共产党国家(或者说,所有的专制国家),天生强调【集体主义】,并压制【个人主义】。
      强调【集体主义】的社会环境,自然就容易滋生【民族主义】(尤其是【极端民族主义】)。
      (注:“民族”本来就是某种意义上的“集体”)
      西欧的成熟民主国家,在这方面就相对好一些。

      3、
      共产党垮掉之后,转型必定是【痛苦而漫长】。
      因为,不要指望几十年的积弊,在短时间消除掉。

      很多五毛以东欧巨变后的【痛苦转型】为借口,替共产党说好话。
      但其实,恰恰是因为共产党统治时间太久,留下太多积弊——
      比如:长时间实行中央计划经济;
      比如:长期的洗脑教育;
      ......

      删除
    18. (接上一单元)
      关于新西兰恐怖袭击

      1、
      宗教仇恨引发的恐怖袭击,估计21世纪的前半段,是不会消停了。
      不得不佩服亨廷顿那本《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此书刚发表的时候,被学术界的很多人吐槽)
      冷战刚刚结束【才2年】,亨廷顿就预见到这些了。
      相比之下,福山作为亨廷顿的嫡传弟子,档次差多了(根本不在一个 level)

      2、
      俺普及【批判性思维】,本来就没指望影响大多数人。
      俺曾经多次提及“沉默的大多数”和“喧嚣的一小撮”。
      本博客面向的是“喧嚣的一小撮”

      3、
      “批判性思维”也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比如说:
      诞生在北朝鲜的某个【底层民众】,连互联网都接触不到,“批判性思维”对这些人是没有意义滴(根本帮不上)

      4、
      有些恐怖分子是 loser,有些不是。
      前几年“伊斯兰国(IS)”崛起的时候,有一些生活优越的西欧中产阶级,也加入到 IS 的圣战队伍中。

      删除
    19. TO 挪威森林猫(7单元)
      俺觉得:
      领域的相关性,【不是】关键。
      【兴趣】更重要。

      另外,
      俺反而觉得应该去接触跨度【大】的不同领域。

      比如俺对于手下程序员的建议是——
      后端程序员,偶尔也要去看看前端编程的东西;
      反之,前端程序员,偶尔也去看看后端的东西。

      再比如,俺对文理科的建议是——
      理工科出身的,应该多看点人文领域的东西;
      人文学科出身的,应该多看点理工科的东西。

      举个反例:
      大名鼎鼎的理论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不确定原理】),其理论水平,那是没得说。
      但他的政治素质,实在不敢恭维。
      作为德国人,他死心塌地替纳粹党卖命(造原子弹)。还企图拉他的导师玻尔下水。
      玻尔是哥本哈根学派的领袖,与海森堡本来情同父子;
      因为这事儿,两人断绝关系。

      删除
    20. TO 地平线(9单元)
      老熟人,好久不见。

      关于“蹭热度”
      谈“热点话题”的博文,生命周期会比较短。
      最近几年,俺尽量多写“长效”的博文。

      关于外国人名
      【音译】的外国人名,不仅仅是长度的关系,还包括——
      1、字与字之间,没有相关性
      2、有些译名会用到一些平时很少用的字
      所以就比较难记忆。

      删除
    21. TO 地平线(10单元)
      多谢你的补充 :)

      俺同意你所说——终止【看】这个动作,只需要稍稍动一下眼球,成本非常低。
      相比之下:
      【听】这个动作是【无法】终止的(只要声源还在,你的“系统1”还是会下意识在接收声音信息)

      删除
  3. 关于实验123,其实有个很显著的例子,你我大部分人都经历过,就是高中时的数学考试,考完基本都是满脸通红。证明头部供血显著高于平时。

    回复删除
    回复
    1. TO 贾思特

      俺读过的类似例子是:有两组法官,一组是比较饿的,一组是正常状态的。结果第一组法官在判决的时候,比第二组更倾向判处被告有罪。

      删除
    2. 同感,射精考试的时候,俺满屌通红。
      一组法官吃的挪威森林猫肉,另一组喝白开水。一组明显判决时会射精,证明挪威森林猫有壮阳功效。

      删除
    3.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4. 肾上腺对系统2的脑力活动,似乎没什么正作用,只有负作用。比如,刚打完一场架,手还在抖时,肾上腺肯定是到了最高点。但此时,拿起试卷解数学题,基本不会有太好的发挥。系统2的脑力活动,需要冷静,肾上腺没啥作用。

      删除
  4. 我怀疑博主真的被抓了,现在只不过是个傀儡在定期发文,不然老是发这种无关痛痒的水文干嘛,最近那么多大事件一个也不敢提!

    回复删除
    回复
    1. 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样的文章才是真正重要的。

      删除
    2. 俺估计编程不是被抓了,而是停留在心理舒适区,无法自拔。俺建议编程每天坚持射精,转移一下舒适区。

      删除
    3. 据可靠消息,编程随想本人目前正在巢鸭监狱服刑

      删除
    4.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1:03:00

      编程随想已被翻墙行为态势监测发现并逮捕,有证据:
      加密通道态势感知 社工采集系统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files/2019/03/D1g76HZUwAMRXXX.jpg

      删除
    5. 这个说明不了什么。以前也经常发不太重要的文章。文章的重要性应该不是优先级最高的

      删除
    6. 其实这篇文章还是有些价值的。不过上一篇自由软件的文章就是低价值了。但严格说这也是写免费文章的博主的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删除
    7. TO Unknown
      恐怕你是新来的,才会得出这种结论(当然啦,还有另一种可能性)

      谈“热点新闻”的博文
      生命周期太短(一个月之后,就没啥人看了)
      最近几年,“谈热点事件”的博文,俺已经写得越来越少了。
      即使要谈,也是从“热点事件”引出某个持久性的话题。不能光谈热点事件本身

      而像本文,谈“独立思考”这个话题,即使【10年】后,还有有很多人看这篇。

      另外,
      你再去看看“1月底”和“2月初”的那两篇博文。
      已经严重戳到网监部门的 G 点,引来一大堆职业五毛。
      (政治博文都未必能引来这么多职业五毛)


      TO 1单元的网友
      多谢对本文的认可 :)

      删除
    8. TO 道道道(6单元)
      不同的读者,对博文价值的判断也不同。
      另,
      质量越高的博文,通常而言写作时间也越长。
      而俺并【不是】全职在维护这个博客,还望大伙儿谅解。

      删除
  5. 目测此文五毛发言减少五成以上,理由请见正文。

    回复删除
  6. 博主,共产党这么强大、可怕,失去了抗争的信心怎么办?

    回复删除
    回复
    1. 习主席,美国这么强大、可怕,失去了抗争的信心怎么办?

      删除
    2. 可能大多数人现在还认为中国共产党很强大,还能持续稳定地统治中国,但是在我看来中国共产党现在已经是只纸老虎,不堪一击(不堪一击特指动摇它的持续统治)。

      现在的中国共产党已经不再像它看起来的那么强大了,而只剩“庞大”而已。

      中国共产党现在只剩下唯一一个支柱在支撑,那便是高压维稳,而现在这一支柱也已经跨过了“能够产生正面作用”的临界点,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中共的维稳行动只能带来一个作用:越维越不稳。

      中国共产党的溃败是现在进行时,崩溃也是近在眼前或者最多也只在不远的将来。而中国共产党得益于庞大的维稳机器,使得现在的中国的社会不得不一起随着它的溃败而溃败,没有自救和重建的空间。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在关注中国共产党何时死以及怎么死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和思考如何应对这持续溃败的社会,如何挽救这个社会,以及如何在中共树倒猢狲散之后重建一个良性的社会。

      我觉得人们现在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给身边的人做政治启蒙,普及真相,帮助人们明确自身的处境,这样更有可能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政治中来一起挽救或重建社会,毕竟人人参与才是民主的真谛,不然到时候一个共产党倒了却又换来另一个专制党,那才糟糕呢。

      删除
    3.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0:37:00

      贵支的每一个朝代都认为会延续万年,支共也一个尿性,千年计划、宇宙真理都掌握啦,支畜们好绝望

      删除
    4.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7. 那个球与球拍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应该会对结果影响很大。比如我自己在博文中看到的时候,就瞬间产生了“第一个想到的答案肯定是错的”这样的直觉。

    回复删除
  8. 受益良多,这个博客的价值超过我看过的任何一本书,博主加油!

    回复删除
  9. 有没有心理不舒适区但却有成瘾性?
    例如有人内心知道共产党的坏,在自身收到伤害的时候依然拥护,甚至比得到好处更甚。

    回复删除
    回复
    1.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2. TO 11楼的网友
      你说的这种情况当然有啦。
      比较典型的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请参见如下博文:
      《[url=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2/06/stockholm-syndrome.html]天朝民众的心理分析:斯德哥尔摩综合症[/url]》

      删除
  10. 博主,早就就想看你写学术腐败了,身为为学历奔波劳碌的人,越来越觉得身边没有净土。之前记得你有论证习没有时间读书的文章,最可笑的老干妈陶碧华是我省的人大代表,这个人更是没读过书,子都不认识几个的,我称这现象为“老干妈治国”。荒唐呼,这老妈子除了鼓掌还能做什么。

    回复删除
  11. 各位,请教个问题,Retroshare在哪里设置代理(非tor/i2p代理),我把‘选项’翻了几遍,就是找不到设置代理的地方!

    回复删除
  12. 发文章了。和博主交流下之前没解决和新的。

    回复删除
    回复
    1.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施】字本身并不能解读出[b]【强加】[/b]的意思。就算可以,我上面也说了,文言文本身容易引起歧义,博主作为程序员,应该尽量使用精确,完整的语言,少用文言文。

      之前把【能力】和【意愿】搞混是词条解释误导我。博主请精确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和[b]【强加】[/b]的意思,和举例具体情况说明。

      删除
    2. 2博主的理解可能是类似【无知之幕】那种?自己不希望被别人怎么对待,也别怎么对待别人的意思。

      这个问题和无知之幕的换位思考有联系。实际上,换位思考只能解决[b]【部分问题】[/b],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人和动物换位思考,不还是要[b]吃动物[/b]?

      而且人总有双标的时候,对自己宽容,对别人苛刻。比如人在找配偶的时候不希望家境更好的人拒绝自己,但在面对家境更差的人时总会去拒绝对方。这种双标也是合理的。

      删除
    3. 3我知道中国人民数量多,必然鱼龙混杂,思想利益各不相同。
      但人民自己不这么想。他们认为的人民主要指[b]【多数人】[/b],他们总以为多数人是正确的,是正义的,多数人利益高于少数人。他们不会怀疑人民自身内部的毛病。总觉得多数人意见一致时,那个[b]意见就是正确的,人群是正义的[/b]。

      我之前说的3方面文章之一的否定人民的正义性和正确性。说的就是多数人[b]未必正确,也未必善良正义[/b]。说的是未必,并不是说人民就是正义或邪恶的。

      其实维护多数人利益,以民为本说穿了只是因为集体文明下人民联合起来力量大于政府而已,无论是谁都需要依赖多数人生存。并不是多数人具备就代表了正义或正确。

      腊肉的问题就在于成天高喊人民万岁,人民创造历史。把多数人的表面地位抬的太高,实际地位打的太低。就像是奸臣给昏君拍马屁,最终是为了篡位似的。

      希望博主写文章就是希望打压一下多数人的表面地位,才有利于多数人的实际利益。

      删除
    4. 4问题在于,毛粉中有些人是自干毛粉,也不缺乏知识,理性,逻辑思维。他们和那些像猩猩一样无知,无法沟通的中老年毛粉是不同的。博主的这些文章即便他们看了,也未必能被说服改变思想。

      究竟为何有的人可以被说服,有人不能?哪些人可以被说服,特点是什么,哪些人不能?怎么去说服别人?方法?

      是不是这些人不具备博主这样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如果存在像博主这种思考能力的毛粉作为[b]反例[/b]呢?

      删除
    5. 5如何区分乌托邦和长远目标?
      定目标是没错的,个人,公司和国家都需要有短期,长期的目标。目标定宏伟,美好点也正常。那如何区别目标是不是乌托邦,不合理的?
      是否按照是否可以[b]更改目标[/b]来区分?

      我定的目标看着也像乌托邦,但是是可以更改的,不过一般都是增强目标,而不是缩小。至于细节,完全不应限制和过早规划。

      共产主义所说的公有制,暴力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对细节方面规定的太多,细节越多越容易出错。

      删除
    6. 6人民和英雄究竟哪个创造历史?腊肉说是人民。但他自己却成了大救星。我觉得都不对,我更倾向于自然创造历史。

      这样也可以解释人类诞生以前的历史。博主怎么看?没有自然,也没有人类和英雄。人类诞生本来也不是必然的。

      删除
    7. 7善良,道德,正义这些东西长远来看应该被人的理性和智慧代替吗?[quote]正义,多少罪恶假汝名以行[/quote]低智商的正义感和善良太多了。

      [quote]原始人存在各种野蛮愚昧的陋习,但他们以为那是好的,对的。宗教徒以为杀不信教的人是正义的。愚昧无知的老人喜欢说"为你好"。[/quote]

      我觉得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替代善良,道德,正义这些东西。更何况假如未来一个人一个星球的话,那这些东西也确实没有保留的必要了。

      删除
    8. 我觉得马克思和恩格斯,毛粉和很多人就是低智商的善良。

      删除
    9.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无知是一种罪"。很多罪恶就是人的愚蠢和无知导致的。腊肉抬高愚民的表面地位也是一种反智主义。

      删除
    10. 补充问题8:如果博主要写批评集体主义的文章。请写一下关于群体对个人不合群的迫害。主要有几点:
      1合群,从众对个人的危害有哪些
      2群体是怎样迫害不合群的个体的。这为什么是错的
      3共产主义又是怎么加强人的合群,从众的。



      看看那些落后,野蛮的地区。为什么都是一群人野蛮,愚昧。除了经济,文化,优秀的人本身就少外,这还跟合群有关。因为即使有个别人不落后野蛮,也会被[b]群体强迫合群,强迫落后野蛮[/b]。

      合群是一种恶。人没有合群的义务。穷人贫穷的原因之一就是合群,身边都是穷人,还跟他们合群,和他们学习,当然要穷了。

      删除
    11. 博主一直强调独立思考能力,虽然独立思考是从众思维的反面,但仍然有必要直接重点批判合群,从众思想。

      而且不批判从众心理的话,很多愚民独立思考完了都是错误的答案,思考没多久,肯定又得出和多数人一致的想法了。

      关键要让人意识到多数人往往是愚昧的,甚至可能都是邪恶的。从众就意味愚昧,落后,贫穷

      删除
    12.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13. 首先得定义同类一词。比如一个物质贫困迫不得已和其他穷人生活在贫民窟是没办法的事情,但他如果精神上不甘于贫困,那就不该在思想上和其他穷人合群。该学习先进,优秀的思想行为。



      删除
    14. 如果一个穷人想要变富却还和其他愚昧无知的穷人合群,那就是错的。除非他压根不想变富,这就是价值观取向了,不好说对错。

      删除
    15. 对了blogger的回帖没有编辑功能不太好用。要是写了好几楼才发现有错别字,缺少内容。再删贴重发的话,会打乱之前的顺序,而且博主也可能看不见

      删除
    16. 右边最新评论的界面好像变了。颜色不同了

      删除
    17. 人民。人民。人民也分【集体的民】和【个体的民】的区别,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不是作为集体存在的。

      有些愚民,毛粉总强调多数人,忽略少数人。迟早要为所谓的多数人而牺牲自己利益。


      再者多数人这个群体也不是固定的,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出不同的多数人群体。

      删除
    18. TO 道道道(1单元、2单元)
      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这句话,可以引出“换位思考”,但这只是一个方面。

      这句话还有更重要的意义。
      建议了解一下英美法系(海洋法系)中的【自然法】这个概念。
      (俺曾经在评论区聊过——自然法在英美法系中的地位,重要到何种程度)

      对【自然法】有深刻影响的,首推托马斯·霍布斯的代表作《利维坦》([url=https://github.com/programthink/books]俺的网盘[/url]有电子版)
      霍布斯在此书中总结了自然法及其重要性。
      并且他还总结了——自然法的那 N 个条款,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quote]Do not that to another, which thou wouldst not have done to thy selfe.[/quote]

      删除
    19. TO 道道道(3单元)
      关于“少数服从多数”
      俺曾经在评论区聊过这个话题。

      “少数服从多数”有一个【关键前提】。
      【不能】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名义,去剥夺少数人的【基本人权】。
      如果失去了这个前提,就有【暴民政治】的危险。

      删除
    20. TO 道道道(4单元)
      肯定能找到你所说的“反例”。
      也就是说,会有一些人,他们在具备了充分的思维能力的情况下,依然信奉马列理论。
      请注意:
      “思维能力”与“政治素质”,还是不同滴。
      某些人有可能只具备了其中一个,缺少另一个。

      另外,
      就算同时具备这两个,也还存在另一种情况:其实内心并不相信马列,但口头上支持马列。
      这种人就是俺经常提到的——【揣着明白装糊涂】

      删除
    21. TO 道道道(5单元)
      “乌托邦的目标”与“其它的目标”,当然是有【本质差异】滴!
      比如说:俺可以给自己设定“个人目标”;
      比如说:公司也可以设定“公司目标”;
      ......
      这些都只是涉及到【自身】。

      “乌托邦”的荒谬之处在于——企图为全人类设定一个目标,一个发展路线;
      并要求千秋万代都遵循这个目标和发展路线。

      前不久在评论区中提到的俺的观点:
      俺【支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俺【反对】:“己所欲,施于人”

      设定“乌托邦目标”的那些理想主义者,就犯了“己所欲,施于人”这个【错误】

      删除
    22. TO 道道道(6单元)
      关于“时势造就英雄 or 英雄造就时势”这个话题
      在《[url=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5/06/The-Mythical-Theories-of-Success.html]成功学批判——简述其危害性及各种谬误[/url]》稍微提到过。
      另外,在评论区中也聊过不止一次(你可以用一下【站内搜索】功能,应该能找到)


      TO 道道道(7单元)
      技术再怎么进步,都不可能代替哲学中的某些领域(比如:形而上学、逻辑学、伦理学...)
      或者说——哲学的这几个领域,永远都有用武之地


      TO 道道道(8单元)
      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
      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咱们已经无从知晓。

      不管他们的出发点是好是坏,
      【时代局限性】比【智商】更关键

      删除
    23. TO 道道道(9单元)
      苏格拉底那句话,容易被误读。

      俺曾经提到过:
      很多哲学家的名言,都很容易被误读。
      最有名的一个误读大概就是黑格尔那句——存在即合理。
      其实黑格尔本意根本就不是这样(连翻译都翻错了)。

      要准确理解某个哲学家的名言,
      首先要了解:此人的理论体系;
      然后要了解:此人在何种情况下说出这句名言(也就是要了解该名言的背景)

      删除
    24. TO 道道道(10、11单元)
      俺认为“合群”【不是】关键所在。

      批判“集体主义”的同时要强调【个人主义】
      在一个尊重【个人主义】的社会中,自然也能捍卫【基本人权】
      (每一项基本人权,都对应着某种自由)
      在这种环境中,“是否合群”根本就不成为问题。
      你既有“合群的自由”,也有“不合群的自由”


      TO 道道道(15单元)
      因为 blogspot 博客平台【没有】提供“编辑评论”的功能,俺会在发布留言前,再过目一下。
      从某种意义上,这反而帮俺养成好习惯 :)

      删除
  13. 本高三狗五年爬墙经验,今日才偶然发现博主,花了一晚看完博主大部分文章,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还有,感谢博主收集分享的电子书,高考完了就开始看书。

    回复删除
  14. 大神啊,你用什么牌子的手机

    回复删除
    回复
    1. 共产党反动派习近平2019年3月22日 11:42:00

      别用国内生产的手机。最好用国外牌子的.IPhone不要用中国内id,Android选能上最新的系统,如果如果暂时不行要买国产机买那些国际版的,然后自己刷个最新系统;这台机子就不要安装国内的软件啊,拿一台备用的用中国内那些间谍软件-微信淘宝支付宝微博等等那些

      删除
    2. 共产党反动派习近平2019年3月22日 11:48:00

      国外有欧盟隐私保护条例共党不敢在国外这么疯狂

      删除
    3. 像博主这样或者隐私偏执狂不需要智能手机,功能机是最好的隐私保护。

      只是外出不认识路时有点麻烦罢了,靠人工问或者研究纸质地图

      删除
  15. 随想君,我给您发了好几封邮件,都石沉大海,您抽空回复一下。

    回复删除
    回复
    1. TO blogger

      博主之前在评论区说过了,他/她邮箱里有【几千封】邮件,光回复邮件就忙不过来。如果你方便,可以在评论区提出。

      删除
  16. 慢慢的发现评论区的人也挺有意思的 表达欲都挺强的 每次看完博文后习惯性的看一下评论 探讨者 作怪者 呼喊者 大家似乎都有一种想为人师的臆想 这种行为早就超越了评论的本质了

    回复删除
    回复
    1.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0:26:00

      窝也很是认同你的看法,贵支有句话“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还是有点道理,窝号召大家学欧脱支,向西方先贤学习,结果看得懂的不多,弱智支畜们非要去学习骗子支畜搞的些中西结合、太平天国、复古主义啥的,劣等支那文化有什么好学的?真是笑死窝啦,蛤蛤蛤蛤蛤

      删除
  17. 同步所有電子書、博客和一堆翻墻軟件之後大小是11.8GB,我設定了25GB虛擬機磁盤空間。很神奇的是完全不用VPN和Tor也能同步。我的虛擬機只安裝了XP和最後一個支持XP的火狐,當然還有BTS。XP實在是快體積又小,TPC很慢,現在的Linux發行版也很大很慢不知選哪個好,乾脆就XP。IE6看博文很流暢,虛擬機可以很方便地複製給他人。如果超過25GB隨想要教我怎樣擴容 :)

    回复删除
    回复
    1. 完全不需要博主教你,你应该自己搜索,让博主有时间和精力干一些更重要的事。

      删除
    2. 能否上载阁下的虚拟机和我们分享一下?

      删除
    3. 1單元的朋友放心吧,25GB應該夠用很長時間了。2單元的朋友,上載的話太大了,您試一試直連,我只關閉了自動更新和開啟每個文件夾的DHT。如果好久也沒反應可以再加幾條keys一起同步,稍等應該就有反應。不過有時同步一陣之後網絡不通,ping四條8也沒有響應,這時重啟即可。現時博客 363M,政治 3.66G,IT 2.45G,歷史 1.94G,軍事 1.31G,經濟 703M,哲學 489M,心理 471M,文藝 80M,管理 57.3M,社會 44.2M,翻墻軟件 273M。谷歌似乎已不太可信,還是同步一下好。

      删除
  18.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0:59:00

    暂时没空细看,一会儿有空再细读。窝粗略浏览了下,好坏不论,博主这篇文章用心了
    大概因为博主职业是程序猿或与之相关的计算机类,写出来的心理学,有点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的样子,对程序员来说,习惯了理性思考,感性是比较缺乏的,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需要两者皆备,太多偏颇一处总是不好(对程序员的偏见?)

    窝其实是在对文章吹毛求疵,发挥杠精精神,蛤蛤蛤蛤蛤

    回复删除
    回复
    1. 灭绝也是来搞笑的,号召脱支却没有可行方案,尽在评论区喷口水:)

      删除
    2.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22:31:00

      嘻嘻嘻,真作假时假亦真,你说窝是搞笑的那就是好啦;你自认脱支无能要方案,其实是给过的,不能领会那就是你智商太低。弱智支畜能不能脱支、怎么看待窝,窝完全不care

      删除
    3.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23:31:00

      ★如何提升思维能力——【锻炼】的重要性
      整篇文章的精华部分就这里。现在互联网大厂喜欢收集用户各种信息,搞所谓精准推送,比较反感这个,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越来越狭隘、止步不前
      弱批判思维窝看很多支那贱畜都有,通常是用基于它们残缺的s1来批判;强批判思维很少见,窝虽要灭绝劣等支那文化,但贵支曾子曰的那句“吾日三省吾身”,窝表示认可
      碎片化信息,微博也好抖音也罢,应离它们远点,看多了影响智商;书籍是个好东西,不是谁都看得下去,求学的生涯中都见过一读书就打瞌睡的同学,博主对这类人有什么建议?
      博主最后聊兴趣挺好的,扯出“心流”就有点搞玄学的意思啦。顺便一提:西方文明务虚的学问总会在现实开花结果,例如哲学对科学的影响;支那文明务虚的学问那就真是在务虚,于现实世界毫无一丝贡献

      删除
    4.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23:42:00

      嘻嘻嘻,正好遇到博主在偷摸翻墙上线

      删除
    5. TO 灭绝支那贱畜
      你提到说:
      [quote]习惯了理性思考,感性是比较缺乏[/quote]

      这个观点,俺【不】赞同。
      并不会因为强化了理性思考,而导致“感性”的缺乏
      换一个说法:
      这并不是矛盾的两面。而是两个维度。

      删除
    6. TO 灭绝支那贱畜(3单元)
      你提到说:
      [quote]不赞同把大脑运转分system1、2,本能反应和深思熟虑,各有用处[/quote]

      你【不应该】把“系统1 和 系统2”分别对应到“本能反应 和 深思熟虑”
      之所以用“系统1”这个名称,而没有称之为“本能系统”或“某某系统”,就是为了避免这种误解

      删除
  19. 为什么独立思考这么难,因为费拉不是人类,是菜人,菜人的作用是为本大王提供热量,学会独立思考没用处,编程随想写这个给菜人看是对牛弹琴

    回复删除
    回复
    1. 大胆!兔崽子张献猪也敢在此叫嚣,你吃掉再多菜人,也是被本王爷手下不知名小兵一箭射死,还不快滚!

      删除
    2. 我大清乃正义之师,南下就是专为中原百姓收拾张献忠李自成食人魔大患,保得天下太平安居乐业,然百姓不知好歹,被用心险恶的孙大炮忽悠闹事,自大清皇帝退位,百姓就陷入无穷的战争动乱和共产专制中,无论从哪方面看,之后的中国不管谁当政都不如我大清,结论是汉人缺乏治国智慧,可谓种瓜得瓜自食恶果,本王爷也很是无奈

      删除
    3. 上面的玩得很开心啊,豪格确实是弄死了张献忠,屠夫遇屠夫,拼个你死我活那是正常,嘿嘿嘿

      删除
    4.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5. 张献猪这个兔崽子还没有资格和本王爷拼个你死我活,我大清无数精锐,一个小兵收拾它足矣

      删除
    6.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7. 诸夏这话本王听了顺耳,我大清被你们汉族黑了多少年?要搞民主咱们也尝试了、要大清皇帝退位咱们也退了、咱们还不搞大屠杀,你们自己没用管不好国家,一股脑全推给我大清,活该迎来共产专制

      删除
    8. 是不是汉八旗、有没有冒充王爷,就不是草民可以肆意猜测的,没我大清管着,汉人草民也敢变得这么无礼放肆了?你们很是适合残暴专制,本王赞同

      删除
    9.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10. 我大清历史任务早已完结,汉人和国家未来命运如何,全看你们造化
      当初闹民主宪政,猴急的等不及全面实施,就要皇帝下台,最后汉人自己选择了更加专制的共产主义,老子差点要被你们这些汉族逗逼笑的活过来

      删除
    11.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12.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2:25:00

      老犊子领到刘姨妈发的工资,买了泡面补充体力后,继续战斗了?

      豪格明显是来搞笑的,更搞笑的是老犊子还一本正经的和人家搭讪,你脑子被僵尸吃了吗?真是笑死窝啦,蛤蛤蛤蛤蛤

      删除
    13.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14.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15.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2:55:00

      老犊子脸皮倒是够厚的,人家可没主动搭理你,你自己偏要凑上去,谁玩弄谁还看不出吗,诸夏战士们喜欢到处认作别人儿子的尿性大家都知道

      满洲人窝是木有兴趣,随他们闹去;窝不是士大夫也不是汉军八旗,窝是专门灭绝包括但不止你这类支那贱畜的行刑人,蛤蛤蛤蛤蛤

      删除
    16.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17.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3:39:00

      当时窝打字就想到了诸如无名氏、刽子手、游侠、行刑人、屠夫、义士、no one等等不一而足,只要能灭绝支那贱畜,叫啥先不纠结,但是不管叫啥肯定会被老犊子吐槽,果然不出窝所料,随便填个名字就成了打不过强者,老犊子还可以再吐槽一下其他的备选名字,窝想看你还有什么花样,蛤蛤蛤蛤蛤
      不止是出张献忠,还能出老犊子这种智商感人的不明生物;本来窝想说你有菜人的潜力来着,正好给窝补充热量,想想用了你家刘姨妈的话术本身就是落了下风,就算啦

      删除
    18. 灭绝支那贱畜的打手2019年3月22日 03:45:00

      老犊子的肉质那是不如猪肉,灭绝兄不要饥不择食的拿来补充热量,吃了连隔夜饭都要吐出来

      删除
    19.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20.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3:48:00

      嘻嘻嘻,窝这是说着玩的,不过老犊子可以借着这个由头实锤了窝有张献忠潜质的说法,像是给自己挖了个坑啊,蛤蛤蛤蛤蛤

      删除
    21.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3:52:00

      中国人被吃掉不是正合老犊子的心意吗,诸夏战士们就可以毫无障碍的拥有上海的房子辣,恭喜恭喜,就是不知道刘姨妈是回四川还是去上海,毕竟上海房子贵点

      删除
    22. 灭绝支那贱畜的打手2019年3月22日 03:56:00

      俺是这样看滴,它们的刘姨妈可以同时拥有四川、上海的房子,经常两边飞,灭绝兄还是小看了诸夏支畜解决问题的能力

      删除
    23.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3:59:00

      嘻嘻嘻,你这么一说,就跟全国各地到处修行宫的毛遮洞也差不多,窝把诸夏支畜归类为欠缺实力的奴隶主竞争者并无差错

      删除
    24. 灭绝支那贱畜的打手2019年3月22日 04:02:00

      嘻嘻嘻,管你怎么归类,对俺来说就是一头可以调戏的汉族支那蠢狗

      删除
    25.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26.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4:22:00

      要是说没有成功,老犊子是想支援一点money吗
      这问题又是个坑:说成功了,那就是承认是中国青年;说失败了更不必说;辩解吧,又落了下风
      老犊子居心险恶呀

      删除
    27.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28.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4:58:00

      老犊子的问题,标准答案就由老犊子来定义,窝就说那是个坑,你看窝是回答你了吗?中文都学不好的弱智,你自己在这边YY的挺嗨

      删除
    29. 习包子不得好死2019年3月22日 11:57:00

      借个楼。关于市场调研方面,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博主和各位的看法:有一部分人不进行市场调研,取而代之的是“最小化快速实验”,先做出一个雏形产品,给人试用再观察人们的反应。各位怎么看?

      删除
    30. 习包子不得好死2019年3月22日 22:24:00

      前一阵正好跟博主讨论过意志力/自控力的问题,提到的问题意外地抛砖引玉了哈哈

      只是,不管是读颜色那个例子,还是1美元10美分那个例子,我的思维都直奔正确答案——所以“那些最终得出正确答案的人也想到了这个错误答案”的假设,被证伪啦。(当时直接想到:2件东西需要除以2)

      另外,个人感觉,独处可以有效提升系统2的理性程度。(因为没人可以依赖。独立思考的障碍,除了对系统1的依赖,还有对他人观点的依赖。)

      删除
    31. 这些吃里扒外的害群之马真的把北美华人给害惨了!我们公司的各个技术部门这半年增加了六十多个岗位,竟然没有一个华人被选上!连土生土长的ABC都没有,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删除
  20. 我认为系统1和系统2要配合使用,博主提到的“假性因果”我觉得反而是系统1的优点。

    回复删除
  21.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回复删除
    回复
    1.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2.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3.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4.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5.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6.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7.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8.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2:43:00

      老犊子也会评论人工智能?窝还有点意外,以为你就知道整天啃刘姨妈的卫生巾

      硅基智能和碳基智能各有优势,未来谁更厉害,现在还不好说,人工智能目前没有自我意识,当有了自我意识,窝推测会以指数级进化远远甩开人类大脑。那时贵匪党的敌人就从中国主义者变成了机械文明,依着支畜的尿性你们会先进行激烈的党内斗争争权夺利。在宇宙遨游的刘姨妈定有秘密武器传授给你们,那时候就是诸夏战士团结人类一统宇宙的契机,蛤蛤蛤蛤蛤

      删除
    9.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10.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11.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3:06:00

      老犊子最喜欢的套路之一就是:看來不是同水平的交流比較困難,你沒懂咱說滴。
      心理分析来说,越缺什么越强调什么
      自认自己层次很高,别人都不如。一览众山小、人生真是寂寞如雪,你这头支畜倒立在高处冷不冷?蛤蛤蛤蛤蛤

      删除
    12.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13.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3:15:00

      貌似看过有人说老犊子就像孔乙己,窝深表赞同,要是不信仰刘姨妈说不定智商仍有提高的空间,这下子老犊子可是在智障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啦

      删除
    14.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3:18:00

      还“退下吧”,这头支畜和“豪格”说了几句话,以为自己成了封疆大吏呢,真是笑死窝啦

      删除
    15. 灭绝支那贱畜的打手2019年3月22日 03:23:00

      哟,俺的小鸡鸡居然趁俺忘记拉裤裆拉链跑出来?俺这就拉回去慢慢逗弄

      老犊子上次做了俺的小鸡鸡还被弄吐了,记得不?

      删除
    16.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17.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4:09:00

      老犊子可真low,上次说着说着自己提起了刘姨妈,还叫嚣让人攻击刘姨妈;这次莫名又提起了印度,是喝了恒河水对印度念念不舍?窝是搞不懂你们这些诸夏支畜的品味啦

      删除
    18. 灭绝支那贱畜的打手2019年3月22日 04:14:00

      印度很多乞丐那其实是苦行僧,老犊子这种没有信仰的支那蠢狗,无法理解精神世界,当然要歧视人家,其实它连给印度乞丐提鞋的资格也木有

      删除
    19.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20.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21.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4:26:00

      又来了又来了,果然是喝了恒河水就念念不忘印度,期翼来生做个印度人?老犊子还真是对印度情有独钟

      删除
    22.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23.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4:36:00

      滚!窝才不要吃老犊子的几十斤臭肉,还是留给张献忠吧

      话说老犊子是和印度乞丐有仇?去旅游被乞丐坑过?那你要自我反思为什么一个乞丐也能戏弄你,而不是像个怨妇样抱怨,做人心胸要宽广一点

      删除
    24.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25. 你们是来搞笑的吗,先是老犊子提出印度乞丐,然后你们互相指责对方不如乞丐,我看你们全部做乞丐好了,彼此彼此

      删除
    26.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27.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28.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4:45:00

      26单元是想撺掇老犊子成立一个丐帮吗,窝反正是不想加入滴,还是让对乞丐念念不忘的老犊子在沪匪党中动员,这是个好主意,战时做沪匪党、闲时做乞丐,既干了革命还赚到钞票,文体两开花,妙

      删除
    29.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4:53:00

      你这头支畜脸皮还真厚,支那贱畜哪里有几个绅士了?就你满脑子的印度、乞丐、屌丝无产者,窝怎么也看不出有绅士的样子,你倒是和你口中的这些玩意挺有缘,接触什么多了,就只会想到什么
      一想到在和乞丐说话,窝就一阵恶寒,以前说你们是国际乞丐,看来没冤枉了

      删除
    30.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31.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32.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33.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5:03:00

      老犊子的三板斧窝都看腻了,又是“天花板低很多”,自认高明得很,窝再问你倒立在山上你这支畜冷不?蛤蛤蛤蛤蛤

      删除
    34. 灭绝支那贱畜的打手2019年3月22日 05:16:00

      俺是没看出老犊子的典故,这头支那蠢狗是像孔乙己,俺随便找本书引用下那也是典故,老犊子是不可能读遍天下书滴,这样炫耀自己的学问是真蠢
      这里这么多支那蠢狗,最让俺拳头痒痒的就是老犊子,俺能肯定它现实中肯定贱得很

      删除
    35. 灭绝支那贱畜2019年3月22日 05:20:00

      嘻嘻嘻,打手兄弟说的有点道理,窝想到孔乙己炫耀茴字的二十几种写法来了,真是笑死窝啦,蛤蛤蛤蛤蛤

      删除
    36.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37.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38.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39. 灭绝支那贱畜的打手2019年3月22日 06:23:00

      嘻嘻嘻,老犊子真是瞧得起自己,俺手痒是因为看你这支那蠢狗不爽,恨之入骨不至于,你不配
      俺心中的欲望怎么就肮脏了?就因为你要做俺的鸡鸡,俺把你弄吐了这事?
      你这弱智支畜,俺强调过几次,调戏蠢狗的过程收获了乐趣,好好记住,不要再问废话
      刘姨妈的信徒最喜欢食人魔,经常谈论吃人肉,毫不意外

      删除
    40. TO 諸夏解放機構
      你提到说:
      [quote]系統1是底層,系統2的構建是在系統1之上的,系統2大都是系統1模擬產生的[/quote]

      俺认为:
      首先,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会比较复杂,【不是】简单的依赖关系或层次关系。
      其次,对“系统2”的了解,目前还非常【有限】。

      另外,
      “系统”这个术语或许会导致某些歧义。
      后来有些心理学家称之为:“1型处理过程”和“2型处理过程”

      删除
    41. TO 諸夏解放機構(3单元)
      你提到:[quote]俄羅斯人馴化狐狸也就幾十代就完成了[/quote]
      作为对俺的某种反驳。

      俺来说明一下:
      如今对动物的驯化(包括近代史中,对各犬种的培育),很多是基于——“选择” + “杂交”
      这样的演化速度当然很快——因为存在某个【显式】的外部干预

      但从“南方古猿”到“智人”的演化过程中,并没有这种【显式】的外部干预。

      另一个因素是:
      “代际”的时间宽度。
      某个物种的“代际”越短,(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演化就会越快。
      比如微生物的变异就非常快。

      删除
    42. TO 諸夏解放機構(6单元、9单元) & 灭绝支那贱畜(8单元)
      关于“AI 与 人脑”
      俺想说的是:
      要么 AI 比人脑差很多;
      但如果出现【超越】(技术奇点),AI 会在【很短时间内】远远超过人脑。
      也就是说——
      【不会】出现“AI 与 人脑”两者的水平相当,并长期共存,这样一种局面。

      (基于上述观点,俺觉得很多科幻小说中对 AI 的描述都是【错的】)


      关于“AI 能否超越 人脑”
      学术界有2种观点——

      乐观派认为:
      AI 的发展总有一天会超越
      (极度乐观派认为:AI 的能力在以“类指数”的趋势增长)

      悲观派认为:
      AI 的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将会碰到某种无法超越的极限
      (这个极限,可能是系统复杂度的极限,也可能还包含了某些物理极限)

      删除
    43.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44.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45. 灭绝支那贱畜的打手2019年3月23日 00:46:00

      老犊子把找对象做爱操逼生孩子说的那么清新脱俗也是不易

      删除
    46.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22. “编程随想”先生,您好,我是来自中国西部西南官话区云贵高原靠近西部经济最发达地区的省份的一名高中生,谢谢你的博文能帮助我许多
    我想给你提一个建议,我发现有人说南韩台湾在威权统治时期就是经济的黄金时代,于是就下推论南韩台湾民主化以后经济反而不好了,但是存在着谬误,我不知道为什么有谬误,可能是忘了韩国和台湾因为美国需要为他们提供以制约苏联(当然可以包括共产党掌权的中国大陆)的霸权,因为害怕他们成功将毁灭你支持的的民主,而台湾和南韩正好是反共主义,美国能,比如说日本,二战以后美国同样帮了他一把,使得经济蓬勃发展,但不同的是日本并不是像韩国和台湾一样是在政治强人也就是威权政治下高速发展的,因为日本在二战后麦克阿瑟和天皇拍了合影以及天皇的人间宣言后彻底消除了极端民族主义以及可能发展到法西斯主义的条件,使得日本已经民主化并且更加彻底,就这样日本仍然高速发展成为现在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且是个东亚发达国家,威权体制真的意味着行政高效经济能在强人政治下蓬勃发展?缅甸正好是个反例,二战后缅甸脱离殖民统治,正式确立独立的民主政府,昂山素季的父亲昂山将军在当时就是二战后缅甸政府的首脑和国家元首,他作为民选的元首,积极推动民族和解和联邦制,结果军事政变昂山将军死亡,从此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军事独裁,这就真的符合威权统治的定义,但是几十年来,把原本二战后还算富裕的国家变成了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而且独裁统治下不但各种维权和社会运动被打压,还存在人权迫害和大缅族主义体现的不公平的民族政策导致内战和民族自相残杀的问题,直到现在军人独裁结束,也还没有彻底解决民族问题。
    所以希望你下次发博文的时候需要提到韩国、台湾、缅甸的政治发展历程,对比并思考可以反驳威权统治能促进经济蓬勃发展的谬误。
    当然我的言论会存在许多问题,这就需要自我完善和自我反省。

    回复删除
    回复
    1. 这对你来说,也正好为在国内进行政治活动有很大的帮助,至少是有了缅甸这样的反例,可以推掉中国只有强权才能国富民强的言论。

      删除
    2.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3.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4.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删除
  23.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回复删除
  24. 搜索了一下,复制了一段,因为不知道对错,所以请教一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早期的理论就认为多巴胺的释放让动物产生了快感。这种说法非常流行,以致于一般非该领域的人听说过多巴胺的人都这样认为。然而,这种说法早就过时了。Berridge和Robinson两个人以及他们的同事,通过一系列实验否定了多巴胺导致快感。他们发现发现,增加或者减少多巴胺并不会改变动物或者人对自然以及成瘾药物的快感体验;但是会改变动物或人对于获得奖赏刺激的动机。他们认为,多巴胺会把正常的奖赏刺激赋予动机属性,从而像磁铁一样吸引动物的注意力和欲望。

    回复删除
  25. 不错的文章,感谢博主!

    回复删除
  26. 共产党反动派习近平2019年3月22日 12:05:00

    可你没办法啦,就算解剖学分析人就是要有信仰要有偶像,会有崇拜者的出现。中国就是这么多年都是皇权压抑式的教育,没办法,多人都是国内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也不是很多,三四线,五线城市都是什么教育。来一线做那些卖广告,做隐私。搞营销。买些冒牌就这些了,还能怎么样?这些也算读出来的工作算好的,但是思想还是那样的。

    回复删除
    回复
    1. 共产党反动派习近平2019年3月22日 15:21:00

      其实我觉得随想,是很可惜的,写了那么多好文章,但是没有形成一个蝴蝶效应。像之前写的那些人大代表的什么成分呐职位呀,还有那篇赵家的家族是网络图/zhao都是非常好非常好的文章,要用很多精力时间才能出来,但是却没有像鸿毛假药酒那些能够成为一个新闻热点,成为一个非常广泛传播。

      删除
    2. 共产党反动派习近平2019年3月22日 15:31:00

      如果说只关心自己生活的切身资源,那天的猪瘟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动作;既有热点也是民生重大事件,其实外国已经禁止中国那些加工品出口了,特别是台湾,香港也是,腊肉,腊肠,猪肉干都是禁止携带入境的。但是同样是很可惜,在国内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呃传播途径,也没有很多人放微信微博讨论。随想起不到一个辐射式的人物。有点可惜

      删除
  27. 博主,我非常困惑,为什么有些人容易被洗脑而另一些人不容易,是不是先天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或是十岁之前的环境让人养成非常深的思维定式和打下价值观的基础?
    另外,有些人有高智商,有批判性思维能力,会翻墙浏览政治内容,也看过本博客,英语也过关,为什么还会固执地认为“中共好”“习近平牛逼”等等,跟他讨论,他总是说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中共不行,我非常不解,这是为什么!?

    回复删除
    回复
    1. 个人认为是经历的问题,如果一个“觉得tg好”的人,去考公务员的时候被另外一个关系户轻松挤下去,再给他讲tg不好的方面,会比之前容易好多倍。直接关系到自身的经历,会更容易引发思考

      删除
  28. 评点一下编程随想的这篇文章。首先他推荐了《思考,快与慢》这本书,我就去他给的github链接,但没发现书的下载链,他谷歌盘上的那个链是个假链,只好在网上找英文原版的下载了,翻了一篇看完了,然后就删掉了,因为这本书基本可以说没有什么价值。编程随想的问题:既然你希望给读者分享,为什么不提供书的直链下载地址?在谷歌云盘上放一本书就那么难吗?你不要去搞什么BT Sync,那些东西太复杂,还要装其他软件,直接提供云盘链就可以了,即使英文原版的才3.5M,也不大,你一个专业的程序员,连在网上分享文件这点小事都做不好,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如果你担心侵犯版权那还分享这本书干什么?而且你共享电子书的文章里大部分应该都是侵犯版权的,既然出来做事就不要怕,否则就不要做。

    再评点这本书。有句话说最怕文科生写理科文章,这本书的作者就是这种情况,别看他心理学家或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些都是很空的东西。像诺贝尔和平奖,文学奖,经济学奖这些文科奖项基本上都可忽略不计,和平奖谁都可以得,估计你都可以。文学奖像莫言那种你只有喜欢读文学他写的东西可能对你才有价值,否则都可以当垃圾扔。经济学奖也是很虚的东西,实践证明这些经济学家多数是忽悠或说废话,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像《思考,快与慢》的作者,他在书的开头就提出人脑辨认图像和计算数学运算两种思维活动的快与慢问题,实际上他提出的问题很蠢,但是编程随想为什么很容易就上钩了陷进去了呢?编程随想没有认真思考,而且迷信权威。我们说人脑识别图像属于生物体基本功能,数学运算是人类自己发明的逻辑科学,两者当然不一样,简单的举例,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农民都可以轻易造人,或者举例可以更严重点,两条狗,智商非常低的畜生,都可以通过交媾轻易制造一窝小狗,所谓的生命体复制问题,而一个受过高等博士教育的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使用各种先进的科学仪器,想做DNA克隆复制一只小狗出来估计都很困难,要使用大量尖端科技但效果还不如狗直接生狗来得好。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一个高级科学家还不如一条狗?你如果这么想就同《思考,快与慢》的作者犯相同的错误。人脑辨别他人脸孔,通过人眼的视网膜获得图像,再通过视神经传入大脑中枢,视网膜有非常多的感光细胞,视神经的数量也很多,所以它是一种并行处理系统,类似获得一个二进像的直接成像,然后与大脑存储的图像对比,符合或类似就给出正的结果。而四则运算,需要人脑将数字拆开一个一个计算,属于串行处理,速度当然慢,人类在发明数学时,本身内含的计算逻辑就是隐晦的,隐藏的,数学这种工具不是生物本能所需的,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换句话说,数学是人类为了解释这个世界自创的一种工具,客观上不存在数学或物理这些学科,大自然或宇宙并不理解人类所谓的数理化。因为宇宙的运行按照它自己的法则,人类为了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对它进行解释,这种解释肯定是复杂的,迂回的,不适合生物本能的,所以人类在使用这些数学工具以后计算速度会很慢,但是想让它变快有没有办法?当然有,人类发明了计算机,逻辑电路,就是为了让它去做人类自创的这些数学物理化学等逻辑运算任务,因为计算机是人类专门针对逻辑计算发明的,它的计算速度可以非常快,所以人脑在逻辑计算速度上是无法快过计算机的。人的右脑是用来做直觉思维的,左脑是用来做抽象思维的,这点科学家们早已了解,所以《思考,快与慢》作者提出系统一系统二的概念属于多余。何况人右脑直接思维也有很多弱点,你虽然能很快判断一张面孔你是否认识,但有很多不精确的地方,譬如你记不住他脸上有几颗痔,或脸部的哪个地方是否有痔等这些精确问题,你就没有把握,这是因为直觉思维是一种模糊思维,无法准确记住大量信息,如果你要准确判断这些问题,你需要长时间观察一幅图像,然后逐个记忆,这样又回到逻辑思维的问题上来了。模糊不精确,这是直觉思维的弱点,所以快并非是好事。

    《思考,快与慢》的作者在他写的书里也玩了不少花招,譬如他在书里举了一个心理学的例子,一个地铁轨道上从近至远站了3个人,站在远处的那个人给人的感觉比较高,站的近的人感觉比较矮,但这3个人一样高的。这个例子属于伪科学例子,因为在他的书里尽管读者会有这种错觉,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错觉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你在一个地铁里重复作者的实验,找三个一样高的人,从近到远站开,你会发现这三个人仍是一样高。因为人眼在处理现实场景时,自动将这种差异给修正了,站的近的人感觉比较大,因为视角大,但人脑在处理3D透视图像时,会认为他们是一样高的,生物体会自动修正视差错觉。所以这个作者是搞伪科学的,因为他自己对理科都不是太懂,仅仅凭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东西就来愚弄读者,这本书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一种伪科学读物,没有太大价值。最关键的,他不解决任何问题,就算你知道了人右脑判断图像速度快,左脑计算数学运算速度慢,那你能改变这种状况吗?不能,你要想算数学运算快还得去求助于计算机,所以这本书讲的东西等于白讲,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国外类似这种伪科学东西的书很多,都是瞎白话,糊弄人,如果是层次比较差一点的,缺乏技术讨论的,国内对这种读物另有个称呼“心灵鸡汤”。

    回复删除
    回复
    1. 这本书博主提供了微软云盘链接啊!反共前线你哪怕对博主的电子书分享有一丝半点的认识就会知道博主的微软云盘一直在运作。以下是这本书的txt版本的微软云盘连接:
      [url]https://onedrive.live.com/?cid=F5B0090663FEEADA&id=F5B0090663FEEADA%212697&parId=F5B0090663FEEADA%211050&o=OneUp[/url]

      删除
  29. 试问在google搜索时如何屏蔽掉“内容农厂”或者在搜索关键词时怎样避免内容农场出现在搜索结果里?

    综合而言,系统1只能处理感官【且累积在熟悉事物基础上】的表面反馈就像条件反射一样

    回复删除
  30. 我在想哪一天人类是否需要借助某种心智侦测判断的AI芯片植入体内来抑制人类的某些错误举动,
    这样可以生活在高度成熟开放的社会形态中。(这是不是有点像乌托邦啊)

    哇!我感觉可以据此写出一部有别于《美丽新世界》娱乐至死的另一种基于理想主义的新乌托邦科幻小说了:)

    回复删除
  31. 有启发,感谢楼主,继续关注

    回复删除
  32. 如果你是本人的话,我需要问一些问题:我的这个Google是在淘宝买的,因为需要手机号验证,但我手机不行,淘宝买的安全吗?如果不安全,能不能说说你的建议?我发现同样的翻墙软件在我们那的网吧行,但在这不行,有什么方法吗?还有在网吧用翻墙软件安全吗?我试过好几次都失败了,但至今还没有人找过我.
    如果不是本人的话,麻烦帮我转告他(也许是个组织也说不定)

    回复删除
  33. 又是一篇干货 :)

    博主总算更了心理学方面的博文了。不过咱还在期待着博主的“知识管理”系列(顺便催坑)

    另外,19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六四 30 周年,沦陷 70 周年),博主有没有什么打算?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