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随想的博客

2011年5月28日

“如何翻墙”系列:用图片传播翻墙软件

›
★传播翻墙工具的困难   大部分网友翻墙,碰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获取翻墙工具。为了帮助菜鸟网友,俺还专门写了一个“ 获取翻墙软件方法大全 ”的帖子,普及这方面知识(本帖的内容,也会补充到那里面)。   以前,为了传播翻墙工具,俺用微软的 SkyDrive 收藏了常见翻墙工具的每...
15 条评论:
2011年5月22日

“如何翻墙”系列:基于 Skype 翻墙

›
  在开讲之前,先祝贺一下大名鼎鼎的方校长(也就是 GFW 它爹)。这家伙前几天在武汉大学,享受了“被人扔鸡蛋/扔鞋”的待遇。在此之前,能够享受如此待遇的党国大员,恐怕也只有爱流泪的影帝温宝宝了。   言归正传,话说天朝最敏感的日子——五月35日——已经临近了。往年从5月中旬开...
113 条评论:
2011年5月18日

TrueCrypt——文件加密的法宝

›
  前几天写了“ 文件加密的扫盲介绍 ”,普及了文件加密的重要性以及挑选加密工具的注意事项。貌似这个话题还比较受欢迎(获得很多转载),而且有读者在评论中让俺推荐一款文件加密软件。今天就来介绍一下,个人比较喜欢的文件加密工具——TrueCrypt。
98 条评论:
2011年5月14日

文件加密的扫盲介绍

›
★引子   上一个帖子点评了爱国愤青 关于拉登同学的几个误区 。话说美国佬把拉登灭掉之后不到一星期,从拉登老巢缴获的电脑资料,就开始在美国政府的网站曝光了(比如拉登的生活录像)。另据美国某安全官员说,缴获的电脑资料之多,抵得上一个小型图书馆。单从这点可以判断出:拉登同学对自己手...
34 条评论:
2011年5月8日

关于本·拉登的几个误区

›
  五一劳动节,臭名昭著的奥萨马·本·拉登终于被干掉了。这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可惜在天朝之下,竟然冒出不少同情他/支持他的声音,实在是大煞风景。在这些拉登的粉丝中,有些是被党国深度洗脑的脑残,有些可能是五毛党;对这两类人,俺没啥好说的(说再多都是白费劲)。但是还有一些拉登的同...
17 条评论:
2011年5月2日

俺的招聘经验[3]:开放性问题 vs 封闭性问题

›
  在本系列的" 前一个帖子 ",已经强调了“非技术能力”的重要性。那么,在笔试/面试中,如何看出应聘者的非技术能力捏?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能够提出 好的 问题。所谓好的问题,不光可以考察出应聘者的技术能力,还可以考察出非技术能力。这样,就能更准确地推测出,此人...
10 条评论:
2011年4月23日

革命尚未成功,网友仍需努力——继续围观药家鑫案

›
  昨天上午,西安中级法院对药家鑫杀人案作了一审宣判——死刑——不是死缓!这个判决结果令很多屁民(包括俺)深感欣慰。   从3月23日开庭到4月23日宣判,正好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有不少砖家叫兽成为药案的跳梁小丑(请翻墙看“ 俺之前帖子 ”的介绍)。可惜他们大概没想到,这么干反...
6 条评论:
2011年4月17日

唐骏的问题,仅仅是虚荣心那么简单吗?

›
  半年前被彻底批臭的唐骏同学,犹如落水狗般,潜水半年,没了动静。但是,他这种人是不会甘于长期潜水的。这不,最近又出来冒泡了。这家伙也不知道耍了什么公关手法,找了个杂志给他做了专访。(大伙儿可以到" 这里 "围观)   在这次访谈中,唐某人提到: 深刻反省年...
15 条评论:
2011年4月9日

看看网友如何评论药家鑫案

›
今天看了一下博客的RSS访问统计,前2天写的那篇《 法制已死,有事烧纸——清明节随想 ",貌似很受关注。又Google了一下,转载也不少。看来大伙儿对药案颇有兴趣。那俺顺水推舟,把这几天上微博和逛论坛看到的网友评论,汇总给大伙儿瞧一瞧。
6 条评论:
2011年4月6日

法制已死,有事烧纸——清明节随想

›
  俺总是高估了广大屁民的消息灵通程度。在清明放假前,俺连续问好了几个同事:“药家鑫的事儿,听说了没有?”得到的多数回答都是:“要加薪啊!加多少啊?”,然后是一脸的惊喜,搞得俺非常的无语。所以,今天俺要聊一聊关于药家鑫的故事,顺便让大伙儿领教一下,特权阶层是如何玩弄法律的。
14 条评论:
2011年3月29日

俺的招聘经验[2]:考察技术 vs 考察非技术

›
   前一个帖子 介绍了笔试和面试的优缺点。今天聊的话题是——招聘应该考察技术还是考察非技术?   之所以把这个话题单独拿出来,写一个帖子,是因为俺注意到:很多公司在招聘时,光考察技术能力,而完全忽略了非技术能力(俺在“ 招聘的误区 ”中提到过)。今天,俺来解释一下,考察“非技...
8 条评论:
2011年3月25日

俺的招聘经验[1]:面试 vs 笔试

›
  直到现在,还有很多软件公司在招聘程序员时,仅仅搞面试,而没有搞笔试。其实,面试和笔试都很重要。两者各具优缺点,互相不可替代。下面俺大致总结一下,面试与笔试,都有哪些优缺点。
9 条评论:

俺的招聘经验[0]:概述

›
  最近3个月,国内外的热点话题巨多(从 钱云会 、到中东革命、再到 茉莉花 ),搞得俺兴致大发,接连写了不少政治帖。今天想换个口味,写一篇关于技术人员招聘的帖子。一来,是照顾一下俺读者群的那些 IT 从业人员——毕竟他们是俺博客最早的一批订阅者;二来,俺也很久没写管理方面的内容...
27 条评论:
2011年3月20日

谁是最可恨的人?——写给仇日愤青们

›
  日本刚刚地震,网上就有传言,说某些网民对日本地震幸灾乐祸。一开始,俺不太在意,以为这类脑残只是一小撮人(本不想用“脑残”这种骂人的字眼,实在想不出更恰当的词汇)。令人遗憾的是:通过这几天的观察,感觉脑残的比例,远不止一小撮。看来,俺还是高估了很多屁民的道德水平以及情商、智商。...
235 条评论:
2011年3月13日

“如何翻墙”系列:获取翻墙软件方法大全

›
★先扯扯蛋   开篇先扯蛋,不喜欢听俺扯蛋的网友,请直接跳到第2章节。 天朝的互联网,向来对政治很敏感。比如2009年的五月,由于临近“六四”的20周年纪念,结果一大票网站被封(包括俺博客所在的 BlogSpot);再比如党国的60大寿,又有一大票翻墙工具被干掉(包括 自由門...
81 条评论:
2011年3月8日

扫盲逻辑谬误——以五毛言论为反面教材

›
  上周连续发了多篇帖子,号召 茉莉花革命 。结果再次招来“网络评论员”(俗称“五毛”),在本博客留下大量的五毛评论。俺正好借此机会,给广大的网友们普及一下逻辑思维的基本常识——主要是关于逻辑谬误方面的。   其实捏,这方面的知识,在上次推荐的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 ...
134 条评论:
2011年3月5日

参加茉莉花集会的注意事项

›
  俺3天前发的帖子( 中国茉莉花革命——227集会多图回顾 ),貌似很受欢迎啊。此帖已被N多的论坛,微博转载,俺博客这两天的订阅量/访问量双双猛涨。看来大伙儿对“茉莉花”这事儿还是挺感兴趣滴。   此文甚至引来好多只五毛。它们不辞辛劳地翻越 GFW,到俺的博客上谩骂、忽悠、刷...
40 条评论:
2011年3月3日

热烈迎接茉莉花革命的第三轮散步

›
  俺已经连续发了2个有关“ 中国茉莉花革命 ”的帖子(在“ 这里 ”和“ 这里 ”),今天本来想换个话题,聊点其它东西。怎奈党国偏偏在这两天,强迫国内的各大网站都要刊登《关于互联网行为规范的法律要求》。在这份《要求》里,虽然没有提到“茉莉花”几个字。但是脑残都能看出来,党国开始...
56 条评论:
2011年3月2日

中国茉莉花革命——227集会多图回顾

›
  前天的2·27集会,令人印象深刻。今天,俺抽空来回顾一下第二轮“茉莉花革命”的盛况。以下是从网上搜罗来的照片,跟大伙儿分享。考虑到俺已经是党国的关注对象,而集会现场的摄像头又太多,为了不给党国的走狗留下俺的蛛丝马迹,俺自个儿拍的照片还是不放上来比较保险。   顺便提一下:本...
167 条评论:
2011年2月24日

让拆尼斯的茉莉花绽放

›
  今年1月份在突尼斯爆发的茉莉花革命,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引发了中东多个独裁国家的连锁反应: ——在突尼斯,统治了20年的独裁总统本·阿里,面对首都群情激奋的民众,无奈之下只好仓皇出逃; ——在埃及,统治了30年的独裁总统穆巴拉克,企图通过切断互联网来阻止网民进行串...
64 条评论:
2011年2月9日

书评:《中国人的性格》

›
  俺给大伙儿推荐的书,多半是有一定年头的老书(比如 《人月神话》 、 《你的灯亮着吗?》 、 《1984》 )。而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中国人的性格》(洋名叫“Chinese Characteristics”),则尤其古老——它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由一个洋人传教士写的。可能有些同...
27 条评论:
2011年1月13日

我们还能指望什么?——钱云会事件有感

›
  其实,前几年俺就在琢磨这个问题。前天聊了“ 钱云会事件 ”之后,俺觉得广大的屁民们,也该琢磨一下这个问题了——我们(屁民们)的希望在哪里?我们(屁民们)还有什么值得依靠?   下面,俺把自个儿的看法同大伙儿分享一下。
23 条评论:
2011年1月11日

钱云会事件

›
  发生在去年圣诞的钱云会事件,已经过去2星期了,网上到处都有相关报道。俺本来想,这么大的事儿,应该是人尽皆知了吧。但是最近2天和某些公司同事闲聊时,惊讶地发现,居然还有人不清楚。今天,就利用俺博客读者众多的便利,再八卦一下此事,也算是炒冷饭吧。
15 条评论:
2010年12月26日

如何开展灰盒测试[4]:接口测试实战——测试跨主机的模块接口

›
  跨主机的交互方式,必然涉及到网络(为了防止爱抬杠的同学挑刺,事先声明:本节提及的网络,均是基于 TCP/IP 网络)。在 TCP/IP 协议栈的4个层次中(参见 这里 ),模块间的交互方式主要是位于上面两层(传输层、应用层)。   有些软件系统,直接采用某种现成的应用层协议...
6 条评论:

如何开展灰盒测试[3]:模块接口类型概述

›
  经过前面几个帖子的铺垫(或许有些网友认为俺是卖关子:),今天开始介绍技术方面的话题。
2 条评论:
2010年12月15日

那些对抗诺贝尔奖的政权——和平奖颁奖致辞有感

›
  12月10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正式给 刘晓波 颁发了和平奖。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咱们这位刘同学无法亲临奥斯陆领奖。在颁奖现场,评委会主席亚格兰致了颁奖词(中文翻译请翻墙看“ 这里 ”)。在致辞中,他说道: 我们深感遗憾的是,和平奖获得者 文刂日尧氵皮 正被隔离监禁在中国东北...
16 条评论:
2010年12月8日

如何开展灰盒测试[2]:管理方面的准备工作

›
   上一个帖子 分析了灰盒测试的优缺点,照道理紧接着就应该忽悠一下相关的技术问题了。但是捏,在介绍具体的技术细节之前,俺有必要先来强调一下管理上的注意事项。安全圈内有一句俗话,叫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此话很有道理。在绝大多数时候,管理问题总是比技术问题关键,比技术问题难搞。当你企图...
1 条评论:
2010年11月30日

如何开展灰盒测试[1]:灰盒测试优缺点分析

›
  俺在忽悠某个技术领域的玩意儿之前,通常先要分析一下优缺点——这样才能调动大伙儿的积极性嘛。所以, 本系列 第1帖,咱们先分析一下灰盒测试的优缺点。
6 条评论:

如何开展灰盒测试[0]:概述

›
  最近连写了好几个政治帖,貌似博客里的技术内容有点荒废了。前不久和某网友聊到测试工作改进的事情,发觉本博客之前还没聊过测试相关的内容。所以捏,今天就来谈谈测试的话题。列位看官如果不是搞软件开发这行的,可以飘过。   之所以先谈“灰盒测试”这个话题,主要是想分享一下俺这几年在研...
5 条评论:
2010年11月25日

党国应对灾难的标准操作流程——以上海大火为例

›
  10天前的11·15,当全国(尤其是上海)的老百姓还在回味着那个“SB 会”(世博会),上海的某个高楼却很不识相地烧起来了。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俺留意了一下,感觉上海市政府的所作所为,基本符合党国处理灾难事件的标准操作流程。考虑到某些同学没听说过此流程,今天有必要来一个扫盲...
35 条评论:
2010年11月9日

谈谈【体制化】,并推荐《肖申克的救赎》

›
  今年,360 和 QQ 一直冲突不断,双方终于在11月3日进行摊牌。此事不但惊动了亿万网民,据说连朝廷也惊动了,连传说中的“有关部门”都出来斡旋了。关于此事,各方的报道甚多,各种立场皆有。所以,俺今天不打算再浪费口水,评论双方的是非。俺的观点,在 半年前的帖子 里,已经表明了...
112 条评论:
2010年10月30日

书评:《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

›
  好久没有写书评了,今天俺想给大伙推荐《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 ★点评此书的动机   以前,经常有网友来信,和交流一些思维方面的问题,或者让俺推荐一些思维方面的书籍。而俺经常会推荐他们看《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这本书。每次回完邮件后,都想写一下此书的点评,怎...
56 条评论:
2010年10月9日

看看网友如何评论刘晓波得诺贝尔和平奖

›
  昨天(10月8日)下午5点,网上传来消息:刘晓波喜获诺贝尔和平奖(不认识刘晓波的网友,请看" 这里 "的介绍。看完他的介绍之后,俺强烈建议大伙儿,顺便再看看 零八宪章的介绍 )。   然后 Twitter 上就炸锅了——关于刘晓波的 tweets 如潮水...
43 条评论:
2010年9月29日

"如何翻墙"系列:通过邮件获取翻墙扫盲帖(邮件地址变更)

›
  各位同学,在此郑重告知大伙儿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自从俺在9月27日下午发布“ 如何通过邮件获取翻墙扫盲帖 ”,截止28日凌晨0点左右,已经收到并自动回复几百封邮件。这充分说明:翻墙是广大网友喜闻乐见的一项运动 :)   坏消息是:原先那个邮箱(help...
14 条评论:
2010年9月27日

"如何翻墙"系列:通过邮件获取翻墙扫盲帖

›
  自从09年5月,俺博客所在的 BlogSpot(Google 旗下)被 GFW 封杀,俺就跟 GFW 干上了。俺在微软的 Live Spaces 上开了一个镜像博客(在“ 这里 ”),转贴俺写的各种翻墙教程;然后又在 Google Code 上开了一个站点(在“ 这里 ”),...
4 条评论:
2010年9月19日

看看真理部是如何 PS 照片的

›
   上一个帖子 ,俺八卦了一下真理部是如何歪曲抗日历史的。之后的短短几天,竟然有不少网友留言,让俺比较意外。更令人意外的是,留言的网友竟然还分为两派。   俺曾经以为:五毛多半是在墙内游荡的,翻墙对于五毛来说,即有技术难度,还增加了时间成本;而那些擅长翻墙的网友,素质应该较高...
90 条评论:
2010年9月12日

关于抗日战争——谈谈真理部对抗战历史的篡改

›
  前几天恰逢二战胜利65周年,国共两党又一次打起口水战。起因是《人民日报》9月2日的社论(在“ 这里 ”),把共党吹嘘成中国抗日的主要领导者。   国民党的马英九实在看不下去了,也喷了一通口水(请翻墙看“ 这里 ”)。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明摆着的。然而,伟光正领导下的...
267 条评论:
2010年8月28日

有关封装和信息隐藏的误区

›
  上次 介绍 Python 的面对对象特性 ,其中扯到了封装(Encapsulation)等概念。当时为了不跑题,没有深入聊这些概念。考虑到很多开发人员对这些概念,经常混淆不清。今天再专门来说一下。
2 条评论:
2010年8月19日

介绍一下俺的另一个窝点——"编程随想的收藏"

›
★引子   最近,俺的另一个窝点( 编程随想的收藏 ),出现了一些杯具。该站点是架设在 Google Code 之上的一个 Project。最近半年,俺一直在这个 Project 里放置翻墙工具给大伙儿下载。后来也不知怎么的就被 Google Code 的管理员给发现鸟。他/...
6 条评论:
2010年8月11日

为啥俺推荐 Python[3]:作为面向对象语言的 Python

›
   本系列 已经中断了很长时间 :( 直到最近一个读者来信问俺,为啥不继续写,俺才突然想起这个被遗忘的系列,实在是抱歉!前一个帖子介绍了 作为动态语言的 Python ,今天来聊一聊 Python 在面向对象编程(OOP)方面的特色。   本文主要针对那些熟悉 OOP,但还不...
14 条评论:
2010年8月2日

如何防止黑客入侵[4]:安全漏洞的基本防范

›
  前面用2个帖子来介绍口令方面的安全(在“ 这里 ”和“ 这里 ”)。今天扫盲一下跟安全漏洞相关的知识,为下一篇(Web 相关的防范)做好铺垫。考虑到俺博客的读者群,本文主要拿Windows桌面系统来举例,并且尽量说得浅显一点。
16 条评论:
2010年7月18日

思维的误区:忽视沉默的大多数

›
  本文标题中的“沉默的大多数”,借用了 王小波 一本杂文集的书名(谨以此文向已故的王小波致敬)。   不过俺今天要聊的内容和王小波无关、也和政治无关。今天的内容,是探讨某些思维的误区。这些误区的根源,都在于“忽视了沉默的证据”。
51 条评论:
2010年7月6日

说说世界杯的球迷——关于粉丝的心理

›
  最近几周,关于世界杯的报道铺天盖地,想回避都难。所以俺也来借借光,调侃一下和它相关的话题。   大伙儿肯定会注意到:每逢世界杯期间,周围总会冒出一坨一坨热衷球赛的家伙。所以俺就在琢磨:这些人看球的动机到底是啥?为啥会这么投入捏?俺琢磨之后,得出了一些肤浅的体会,跟大伙儿分享...
6 条评论:
2010年6月20日

如何防止黑客入侵[3]:如何构造安全的口令/密码

›
  在 上一个帖子 ,俺介绍了攻击者,是如何攻破口令这道关口的。为了避免口令被轻易地破解,有必要了解构造安全密码的技巧。所以,今天就来介绍此话题。
113 条评论:
2010年6月15日

如何防止黑客入侵[2]:攻击者如何搞定你的口令/密码?

›
  在 上一个帖子 ,俺强调了高权限用户的潜在风险。接下来,咱要介绍一下,和口令相关的安全话题。毕竟在大伙儿的日常生活中,口令的使用是必不可少滴。   考虑到和口令相关的内容较多,俺分两部分来说:今天首先揭露攻击者的种种伎俩;下一帖再详述应对的措施。
7 条评论:
2010年6月8日

如何防止黑客入侵[1]:避免使用高权限用户

›
  为啥俺把这个话题列在头一条?——因为这是个非常普遍、且远远没有得到重视的问题。根据俺的经验,如果你能够养成好习惯,【不】使用高权限用户(尤其是管理员)进行日常操作,就可以大大降低被黑的概率。下面,俺就来具体介绍一下。
35 条评论:

如何防止黑客入侵[0]:概述

›
  先声明一下:   其实本系列更恰当的名称应该是《如何防止骇客入侵》。因为”黑客“与”骇客“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只是考虑到本系列是面向技术菜鸟,而他们大都只听说过”黑客“。所以才用了这个标题。   上回俺在“ 如何隐藏踪迹,避免跨省追捕 ”系列中,谈到了 操作系统的安全...
48 条评论:
2010年5月31日

高处不胜寒的苹果

›
  这两天,各大IT媒体都在报道“苹果市值超越微软”这事儿。大多数评论,要么在憧憬苹果公司辉煌的未来,要么是盛赞乔老大力挽狂澜、让苹果咸鱼翻身的功力。在此,俺要稍微泼点冷水,希望苹果的 fans 不要拿板砖拍俺。   俺认为苹果的高股价,有点虚,理由如下:
49 条评论:
2010年5月18日

如何隐藏你的踪迹,避免跨省追捕[3]:操作系统的防范

›
   上一个帖子 ,咱们聊了“如何避免个人软件泄露你的行踪”,今天的主题是“操作系统相关的防范”。而操作系统相关的防范,归根结底,就是保护你操作系统中的【各种数据】不被泄露。
57 条评论:
2010年5月9日

关于“社会认同”和“从众心理”——从连环跳楼事件说起

›
★引子   想必大伙儿都听说了五一劳动节前,连续发生的3起校园凶杀案(江苏泰兴、广东雷州、山东潍坊),再算上4月初广西合浦以及3月下旬福建南平的2起案子,案发的密度似乎太高了。另外,富士康今年频频曝光的连环跳楼事件,其密集程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截止5月底,已经12跳)。那么...
14 条评论:
‹
›
主页
查看网络版本
由 Blogger 提供支持.